“一幅好的画要有虚有实,有利于观众把目光聚集到中心点,暗部、阴影、反光、环境光和高光是西方画法应该要掌握的知识。你们看,这西红柿的高光在这里,只要轻轻一点,整个画面就会显得灵动起来。”
“玻璃是透明的,它是最能体现明暗关系的一种材质之一,光源从不同方向照过来的时候,它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不管怎么样反射,它还是离不开亮、灰、暗三个主题,任何物体包括人也一样,想在表现出真实感,你们就要在观察上面下苦工。”
……
五十分钟的课时,当下课钟敲响的时候,美术学院的教室里,四十多人激动得泪流满面,对着一幅精美的静物画哽咽不语,三个大周教授挺起胸膛,脸目的自豪不颜于色,“这就是我们的祖师爷!”
赵立丢下画笔,伸了个懒腰,“看也看过了,你们慢慢消化吧。”
“大人,请收我们当学徒!”几个西方画家噗通就跪在门口,把路给堵住,“你的画技已经到达了捕捉灵魂的地步,我们一生也追不上。”
一群学生也跟着跪下,“大人,请教教我们吧!”
赵立扭头望着新出炉的画,说实话,他对这个作品不是很满意,但在不追求形的当今,是非常惊世骇俗的地步,要知道在照相机没出现前,绘画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书法不一定有人懂得欣赏,但看图片谁不会?不管哪个国家或朝代,不光是国王、权贵,只要是大户人家都会重金寻找画师给他们画画,一幅好的肖像甚至是可遇不可求,每个技术高超的画师都被养在皇宫里,一辈子都不会为吃喝发愁。
华夏近代最有名的一个例子是意大利传教士郞世宁,掌握了一手高超的技术吊打不注重形体关系的写意画法,甚至还出了一本《视学》讲解几何知识,但没有被当时注重传统思想的国人所接受,郞世宁在康、雍、亁三朝当宫廷画师,不光给他们画,还得给他们的妃嫔和亲戚们画,从人物肖像到花鸟静物,五十年来留下不少精美的画作,传教?不存在的,郞世宁还得教宫廷画师八十、沙等人,还参与了设计圆明园,到死都没留下关于他传教的记录。
赵立挠挠头,“我知道你们想学,但是我哪有时间教你们?你们应该明白师父带进门,修行靠个人。”
西方画家抬头哀求,“那请您再给我们多画几遍,我等若是错过这次机会,一生都不会进步,太可怕了。”
赵立看着一屋子渴望的目光,叹气道:“好吧,你们还想学什么?”
“画人!”一群人抬头,激动的喊道。
“滚,没空!”赵立差点摔倒,玛个鸡,一幅油画人物短的好几天,长的得好几年,哪有那功夫跟他们玩。
“画鸡蛋吧,鸡蛋懂不懂?最简单的也是最难,这可是达芬奇老爷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