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隆帝的到来让场面有些紧张,因为有着长辈在场,贵女们都结对前来花园一展身手,栗国尚文,虽然对女子的束缚最为森严,但是对女子的才学却尤为注重,司徒蔓野自幼便进上书房读书,若不是之后出了黄州水患的事受了朝臣忌惮,也许如今的宗室不是这样的。
不少女子入场,或是成群结队,或是跟在母亲身后,眼睛时不时的瞟向某处,男子一个个风姿卓越,站得端庄优雅,这可是一个不下心就能够飞黄腾达的机会啊。
“蔓蔓,你不必在这儿陪着朕,去吧,那才是你的天下。”庆隆帝抬头指向才子佳人的方向,眼中带着肯定和支持。
“父皇,儿臣还想向父皇讨个赏。”司徒蔓野起身,带着几分俏皮。
“说吧,你想要什么。”庆隆帝和颜悦色的说道。
“不是儿臣想要什么,儿臣是替在场的姑娘和公子们讨的,这谈诗论词的,总得有个输赢,有了输赢自是要有奖励的。”
“哈哈哈,你说得对,各位才子姑娘们不必留手,赢了,朕重重有赏。”庆隆帝朗声说道,底下的男男女女面露喜色,一个个带着越逾的神采。
司徒蔓野下场,男子们最先讨论起来,论的是前朝名相的一首诗,前朝的某位诗人,登高作赋,写下千古大志的宏图,政治得意,一路走到丞相之位,但最终却还是因为政见原因被流放,这位诗人可谓是栗国历史之中,在朝堂上走得最远的一个,自古诗人多凄苦,这位丞相诗人显然是其中大起大落最让人感慨的一位。
周扬一身青衣,从容淡雅带着几分冷清,在所有人激动热切的人中显得格外的沉稳,不愧是前科探花郎,这份优雅清贵就不是这些刚出头的风流才子可以比拟的。
不少女子的目光含情脉脉的悄悄看向周扬,周扬不动如山,只是坐着安安静静的喝茶,心中带着几分淡淡的忧愁。
“周兄,他们都在论诗,你怎么不去呢?”杨志文拿着折扇走到周扬身边坐下,带着几分笑意挑眉说道。
“不过是个论诗会,逗女子欢欣罢了,没什么意思。”周扬淡淡的说道,杨志文很赞同的点点头,一个个都想脱颖而出,得陛下或是皇太女亲睐,但是哪有这么容易。
“不过周兄,这话怕是有些言不由衷吧。”杨志文意味深长得说道,周扬眉头一挑,没打算理会他。
“杨某初见周兄便觉得很是投缘,周兄,你老实跟我说,你是不是喜欢皇太女殿下?”杨志伟凑近周扬小声的问道。
周扬端起一杯茶,两个冷眼盯得杨志文有些不自在,杨志文但笑不语。
“是有如何?不是,又如何?”
“是,那就祝周兄报的美人归,不是,那就最好,我也挺欣赏皇太女殿下的,殿下这一身气度,足矣风华天下,不愧是栗国第一美人。”杨志文满是赞赏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