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有旨,皇太女宽厚仁德,性情坚定,雄韬伟略,才思敏捷,颇有朕之风采,今朕龙体欠安,着皇太女监国,左右二相辅政,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太女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正熙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这一天注定了不平凡,皇太女司徒蔓野监国,此后二十多年处理朝政,整顿朝纲,栗国华丽的篇章从这一天开始。
“众卿平身。”
“谢殿下。”
“德王勾结欧克武谋反,现德王已伏诛,欧羽不知所踪,欧克武拥兵自重,令贺将军率领二十万兵马围剿欧克武。”
“各位爱卿有何看法?”司徒蔓野秀丽的脸庞带着几分凌厉的肃杀,这个时候,任谁也不敢小瞧了这个未及双十的女子。
“殿下,臣以为不妥,杀鸡焉用牛刀,贺将军乃我栗国兵马大将军,欧克武佣兵十万,远在樊城,大将军现下带领兵马杀过去,一路上耽搁的时间不短,倒不如令宵月关和嘉林关的两位将军派兵平乱。”礼部尚书难得没有在几次叛乱中站错队,看看同在六部的兵部尚书,遇王谋反顺手就被砍了,在看看刑部尚书,德王谋反所受牵连不小,在看看工部尚书,投靠德王,现在也只能追求德王到地底下效忠去了,活着当真不易啊,所以会站队很重要啊!
“礼部尚书说的有礼,不过段将军和曹将军镇守边关,现下栗国叛乱,边关恐有不稳,臣以为当由贺将军轻装上阵,去了樊城调遣周围驻兵围攻欧克武。”任相想了想,华晔和南国都不是安分的主儿,南国帝君正值壮年,野心不小,华晔国君同样的雄才大略,膝下更是有军功显著的太子,这时候嘉林关和宵月关更应该守备森严才是。
“任相说的是,臣附议。”齐伟想了想,上奏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既然如此,那便由贺将军带领五万骑兵讨伐欧克武,令嘉林关许将军带五万兵马援助,周边将领听从贺将军调遣。”司徒蔓野想起边关她还有几个人呢,赵凌风就在樊城,余开文在漠北,这么多年,这两人该用起来了。
“臣领旨。”贺将军沉稳的步伐往朝堂上一站,令人安稳了不少。
贺将军领兵讨伐欧克武,兵部尚书由兵部左侍郎周大人顶上,元问之倒是不声不响的坐上了周大人的从三品侍郎,二十四岁的三品大官,就像多年前哪位双世年华的漠北封疆大吏一样,都是年少有为,前途无量的人啊,不过看看这位元侍郎,状元出身,当年漠北一乱中跟着漠北封疆大吏谢朝安一起治理漠北有功,回到京都之后,不声不响的进了兵部,听说上一个被皇太女顺手砍了的兵部尚书,就是被这一位盯上了,想想这位与殿下还有着同窗之谊,真是,好气运啊!
魏安升了刑部侍郎,展羽本不愿入朝,在司徒蔓野的劝说下,入了工部,领了工部侍郎一职,这样一来,朝中的新秀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都是最开始跟着殿下的心腹,就连谢家哪位嫁不出去的嫡女,都跟着殿下进了御书房,栗国内乱的同时,朝堂之上焕然一新,年轻的面孔,透露这朝气蓬勃。
“殿下,找到欧羽的足迹了。”贺言和余晖跟着贺将军去了樊城,蓉王和世子这时候自然是留在京城伴驾,扶风由暗转明,统领东宫禁卫。
“找到了?”司徒蔓野眼中幽光闪过,想起曾经初见他的场景,说来奇怪,这些年鲜少回忆起过往,她原本以为她已经忘了,现在才发现,她心中竟是将和欧羽的第一次见面记得那般深刻。
“是。”侍卫俯首说到,眼中充满了对女子的敬意。
“走吧。”有些事是该做个了解了。
见到欧羽的那一刻,司徒蔓野是沉默的,她从来没有想过和欧羽的最后一次见面会是什么模样,他衣衫褴褛,身上的刀伤剑伤随意的包扎,头发凌乱,脸上的污垢血迹尚未洗去,欧羽就端坐在地上,拿起一壶酒独饮。
“为什么不跑?”司徒蔓野淡淡的问道,欧羽虽然自负,但人却不笨,她本以为他会在贺将军出兵的时候溜出城去,她没有想过会在京城抓到他。
“跑?我能跑到哪里去?”欧羽轻笑,想他欧羽骄傲一生,却不想临了这般狼狈。
“可不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恨我?”欧羽盯着司徒蔓野的眼睛问道,他第一次见她,他就发觉了她眼底的恨意,只是他想不明白,他与她素未相识,他们之间何来仇恨。
“大概是前世有仇吧!”良久,司徒蔓野才淡淡的说道,心中的郁结之气散开,她恨了欧羽多年,如今看见这番模样的他,那些前尘往事,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前世有仇?呵呵,说的真好。”欧羽苦笑,若是前世有仇,为什么他不恨她也不怪她。
“我现在都记得,初见你时,你受着万众瞩目而来,周边的人巴结你、讨好你、嫉妒你,你就那样站在御花园里。”欧羽目光涣散,缓缓说起他们初见时的场景,那余音袅袅的琴声仿佛现在还在耳边响起。
“是吗?本宫不记得了。”司徒蔓野淡漠的说道。
“呵,也是,你是高高在上的公主,我只是一个边城将领的儿子,你怎么会注意到我呢!”欧羽喃喃自语。
“就算我注意到你又如何?德王谋反的时候你就不会跟着反了?”司徒蔓野面带嘲讽的说道,就像前世,她视他为一切,那般信他、爱他,结果他还是等不及的想要亡她的国,灭她的家。
“是啊…”司徒蔓野注视欧羽良久,沉默都离开了,欧羽深深的看着司徒蔓野离去的背影,眼中是一道耀眼的火红,他好像看见了一个绝色女子张扬肆意,报复满满的笑,感受到了女子滔天的恨意。
原来…如此。
欧羽死了,京城一切步入正轨,除了,驿站呆着的两尊神!
“殿下,蓉王世子到了。”
司徒悠扬这些天好好的过了一把逍遥仙的瘾,天天带着妹妹、妹夫游湖作诗,喝酒赏月,哪像司徒蔓野,天天看折子看到半夜,还得去和大臣们打太极。
“世子这些天游京都有什么感想?”司徒蔓野站在亭子里,旁边放着鱼饵。
“两个字,尚可。”司徒悠扬淡淡的说道。
“是吗?看来京城繁华,倒是不符合堂兄的气质了。”司徒蔓野拿起一根鱼竿递给司徒悠扬,挑眉说到。
“京城繁华,也浮躁。”
“是挺烦躁的。”
“殿下是在为两国使臣的事发愁吧?”不用司徒蔓野说,京城的事告一段落,朝廷却不肯放蓉王一家离开,不知道以为是两次宗室叛乱之后司徒蔓野不信蓉王,明白如司徒悠扬心中明了是因为两国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