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女儿想去上书房读书。”习武半年,如今总算是缓过来了。
“也是,蔓蔓快六岁了,早过了启蒙的年纪,确实该走出华清宫了。”庆隆帝不想蔓野小小年纪就徘徊在上书房,所以四岁时在华清宫请了女师教导蔓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主要是以前的蔓野最是喜欢这些,因此到十岁蔓野才去上书房跟着先生念四书五经,治国之策,可惜蔓野觉得太功利,不符合她高雅的气质…想起曾经的自己,蔓野只觉得自己愚昧,当然,也是被庆隆帝惯的。
现在想想,当初庆隆帝驾崩,看着蔓野眼里闪过后悔,把皇位传给了禹王,是在后悔太过溺爱蔓野,因国事忽略了对蔓野的教导吧。
“既然要去上书房,就要有伴读,朕让柳青青进宫与你做伴,你看怎样?”庆隆帝记得蔓野和柳青青关系很不错,而且,她的母亲和皇后是表姐妹。
“…”才不要呢,嫌心情好了还是脾气好了?
“不要,女儿不喜欢柳青青。”
“哦,为什么?”以前这两个不是很好嘛。
“她什么时候都是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女儿声音说大了都能把她吓哭,又是磕头又是认错的,女儿不喜欢她。”白莲花一个,谁喜欢啊!
“那蔓蔓想要谁做伴读?”
“女儿不要伴读,父皇在宗室选几个年龄合适的子弟到上书房便可。”她记得禹王世子比她大不了多少,她不会忘记那个恣意飞扬的少年一脸愤恨的怒吼。
“好,过两天朕就下旨。”
庆隆帝宣宗室中十岁以下的嫡出子弟进宫读书,翰林学士齐伟讲学,蔓野上午到上书房读书,下午到朝阳宫习武,一时忙得不可开交。
蔓野拿着手里的花名册翻看,她记得,白芍就是在她六岁那年进的宫,魏安是第二年进的宫,两人都是八岁时来到她身边,刚进宫那两年,白芍和魏安吃了不少苦,这一生就让他们早日来到她身边吧。
想到终于可以见到白芍,蔓野只觉得心里暖暖的,前世魏安死在了奶嬷嬷手里,到死都不放心她,白芍一直陪她到最后。
“张公公,这些都是皇宫中新来宫女太监吗?”怎么找不到白芍的名字?难道因为她的重生有什么变故不成。
“回公主,是,全在这儿呢。”
“这些个名字都不错,改日送到华清宫,本公主挑两个。”蔓野点了十多个名字不错的宫女太监,白芍就在其中,至于魏安,此时他还没进宫,而蔓野也打算让他在做一回太监。
天还没亮蔓野就起床了,大半年足矣养成早起的习惯,蔓野练了会儿武,见天色泛白,便动身前往上书房,今天是蔓野去上书房的第一天。
蔓野到的时候,上书房只有翰林学士齐伟。
“见过公主。”齐伟很惊讶,第一个到的竟是公主,暗暗的打量着蔓野。
“齐大人免礼,从今日,这上书房没有公主,还请齐大人尽心教导蔓野。”蔓野对齐伟很有好感,如果说余阳是习武之人的神话,那么齐伟便是读书人的传奇。
齐伟出自百年书香齐家旁支,自幼聪颖好学,名副其实的少年天才,说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一点都不为过,旁支没落,在齐家受尽白眼与刁难,父母离世后脱离家族,导致他二十多岁都没能参加科举。
庆隆帝惜才,赞其风骨俱佳,特赦他参加恩科,三元及第,一举成名,先后为皇帝侍讲,起草圣旨,赈灾荒野,身形立正,两袖清风,深受庆隆帝重用。年纪轻轻三十岁遍执掌翰林,十多年来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后来庆隆帝驾崩,心如死灰,辞职归隐。
“见过夫子。”齐伟当得起蔓野一拜。
“公主请坐。”齐伟对蔓野的第一印象很不错,谦逊有礼,进退有度,是个可造之材啊!
没多久,宗室子弟陆陆续续的到了上书房,大多数都认识,毕竟是堂兄妹,逢年过节也能见两次。
到上书房的龙子龙孙们,遇王府的小郡主司徒烟最小,虚岁五岁,然后是蔓野,虚岁六岁,怀王世子司徒霖八岁,嫡次子司徒胤六岁,大蔓野一月,晋阳大公主嫡子萧钰八岁,嫡女萧潇九岁,福月大公主嫡孙叶轮飞九岁,还有禹王世子司徒越九岁。
上课时间到了,除了禹王世子司徒越,其他人都到了,蔓野默默在心中为司徒越哀悼一把,第一天上课就迟到,别人不知道,她可清楚,齐伟很记仇!
齐伟面不改色,慢悠悠的拿起课本让学生们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