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野离开后,庆隆帝拿着折子冥思细想,时而点头,时而皱眉,齐伟进来的时候就看着庆隆帝这副模样,纠结而慎重。
“微臣参见陛下。”
“齐爱卿来了,免礼吧。”庆隆帝随即一说,又低头看着策议。
齐伟也不着急,站在底下安静的等庆隆帝看完,那云淡风轻的模样,还以为在逛他家的后花园呢!
“齐爱卿这些建议很不错,为何不自己写个折子呈上?”过了一会儿,庆隆帝看完策议放下,和颜悦色的说,显然,庆隆帝心情不错。
“呃…陛下,这不是臣的建议,这是公主提出来的。”虽然他不是什么官迷,但也不是云淡风轻的散闲人士啊,如果这是他的提议,肯定是落不到蔓野手中的啊。
“嗯?你说…这份策议是蔓蔓提出来的?”庆隆帝一脸震惊,不可思议的说道。
“回陛下,的确如此。”齐伟见庆隆帝一副见了鬼的震惊样心里舒畅多了,想起他听蔓野说起这些的时候,他的震惊不比庆隆帝少。
“真的?”庆隆帝一再确认。
“当然,微臣可不敢欺君。”齐伟回答得干脆诚恳。
“关于北城建立书院,迁移百姓,和南城修建驻军都是公主原有的想法,后面关于孤寡妇孺的安置问题上,是与微臣商议的结果。”
庆隆帝还是很难以置信,最后深深地叹了口气。
“朕以为这些都是你想出来的。”
“微臣可不敢抢公主功劳,臣若是能想到,当初在整顿栗都时就该想到了,也不会等到现在。”齐伟很坦然,也没觉得输给一个六岁女童有哪里丢脸,输了就是输了,难不成不承认就不丢脸了。
“算了,先说说你对这份策议的看法吧。”
“公主这份策议最先问的就是臣,臣很赞成公主的提议,尤其的关于北城修建书院一时,若是成功,就是造福天下读书人,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关于南城驻军,臣以为可行,只是帝都原本就有不少驻军,若是从外城调动驻军,虽然可确保皇城安全,但是,容易生事,臣以为还是修建练武场的好,即可促进百姓交流,也可作为武举考场,还可增加百姓活动的范围。”齐伟对着两点建议很看好,侃侃说起自己的看法。
“嗯,的确不错,书院可谓是壮举,练武场可促进帝都繁华,蔓蔓这份策议当真不错啊。”庆隆帝对这两点也很是满意。
“关于城中百姓安置,你可还有什么想法?”
“对于公主所提的孤儿和寡居妇孺的安排,臣以为可让这将些孩子养到十岁,十岁之后可自行选择,从军、读书、行商选其一,读书或是行商的在闲暇时间要自己出去做工,当然,待他们长大之后回报国家和教养院是必然,至于寡居妇孺,都得统一安排,国家出材料,她们出力气,最后由兵部检查发放,如果不愿意合作的,那就出钱打发了。”齐伟不充了蔓野方案的不足一一道来。
“至于城中的孤寡老人,公主仁爱,总想让他们后世无忧,却不知无忧才是最大的隐患,臣以很简单,补贴给老人一笔迁居费用,在京郊选个适合人居住的地方盖房补偿给他们即可,当然,不管是妇孺还是老人都要签下协议。”在齐伟看来,能用钱解决的事,就用钱解决最好,做多了反而错的多。
庆隆帝若有所思,片刻后对齐伟说到“既然如此,你拿去总结写一份折子,到时候以蔓蔓对名义呈上来。”
“陛下,这样做会不会引起朝臣动荡,而且于公主不利。”太过耀眼不是什么好事,容易招人妒忌,容易骄傲放纵。
庆隆帝想了想,确有不妥,“你有什么看法?”
“以臣的名义呈上折子,言明是与公主共同商议,大臣意见统一之后,让公主参与进来,臣明着做主此事,暗着让公主历练。微臣是公主的夫子,带上公主行事别人也不好说什么,等过几年这事有了一定影响之后再在把事实大白于天,想必没人会再说什么。”蔓野始终是女子,虽然历史上有过女人参政的事,但天下的男人还是瞧不起女人,习惯于用三从四德限制女人的脚步,如今蔓野年幼,太早出现在大众怕是会引起很多事端。
“爱卿言之有理,是朕考虑不周。”庆隆帝被蔓野表现出来的才华惊到了,欣喜得想大告天下,想法过于简单,险些将蔓野推到了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