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臣举荐、臣也举荐、臣还举荐(2 / 2)

可是这黄嘉善来了是为何事?

两位老先生,一步两步,拱手就要参拜。

二位先生,不必多礼,有事就简单说一下吧。

陛下,臣为陛下今日举荐一个人才,望陛下恩准。龚敬沉声道。

孙中枢眼皮子跳了一下。

不会吧?

李济安蕴含笑意,啊,那是何人?让爱卿如此推崇?

此人正是醉仙楼掌柜,江枫。

孙中枢咯噔一下,啊,这。

他抢先开口,龚舍人,此人现在有无功名在身?

陛下,孙尚书,此人无任何功名,但是此人曾经在曲江诗会上两首佳作,扬名长安。

李济安笑眯眯,那此人倒是个诗词大家。

陛下,还不止这些,此人这些日子又作出《三字经》,这种蒙学读物对长安稚童的作用,不可估计啊。

接着,黄嘉善开口道:请陛下一览。

他把江枫的原作拿了过来。

这两个老头,看见李济安的表情风云变幻,显然是被这蒙学读物震撼住了。

两人颇为满意。

这件事情就简单了。

就怕陛下没有反应。

这把稳了。

实际上,李济安心里也是腻味了。

额,两位先生的消息实在是闭塞,这些我前些日子已然看过了。

你们啊呜特了。

不过该表现的还是要表现的一下的嘛。

不然一个皇帝,不整日呆在御书房阅览奏折,三天两头出去,传出去,少不得还要被御史批判一番。

他作为一个皇帝,不要面子的嘛?

龚敬看到火候差不多,感情应该酝酿的差不多了,臣,弘文馆大学士,请陛下特批江枫为弘文馆学士,主教诗词。

嗯,李济安看了一眼不发的孙中枢,知道差不多得了。

免得自己的大舅哥尴尬。

就听见这时黄嘉善来了一句,臣国子监祭酒,请陛下特批江枫为国子监助教,主教经史。

嗯?

李济安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嘶。嘶。嘶。

这是什么情况?

龚敬他让江枫叫诗词,自己还能理解,毕竟那小子确实诗词已然到了大唐的。

只怕是前朝的薛道衡,怕是才有可能与之抗衡。

孙中枢也被这件事搞懵了。

这什么情况?

这小子成了香饽饽了?

他沉声道:黄祭酒,请慎言,国子监助教干系重大,江枫恐怕当不得。

哼,让江枫成为弘文馆学士已然是最大的让步,要是这小子还能进入国子监,自己刚才说的话那不就是个屁。

就在这时,小宦官传来一声:陛下,李客师将军,从驿馆传了一封信。

李济安心头一震,难道又是军情紧急?

赶快拆来让朕看看。

李济安拆开后,他都惊了,啊,这。

随后,他露出一个怪异的笑容,把信递给了孙中枢,中枢,你念念吧。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边境又出事了啊?

军情机密,给自己看是什么意思?

他硬着头皮接了过来,读了起来:陛下,臣觉得应对瘟疫,隔离、口罩、生石灰这些手段极为高明,臣大胆猜测这些应该不是朝堂中人出的主意吧?

因为我在朝堂数年,还没有发现有此等人才,臣有一个请求,这场仗打完后,不管此人有无功名,臣就一句话,臣举荐此人任职于兵部,为兵部侍郎,此人的计策可挽救大唐数万将领的性命。此等人才委实不能埋没。

臣,李客师敬书。

孙中枢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又来?

李济安哈哈笑了一声,中枢,你输了啊。

是,陛下,臣输的心服口服。

大殿内就剩下两个不明所以的老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白陛下的意思,这是答应了吗?

朕,答应了。

两个老头大喜,想了半天也没明白,总不至于这信上的说的是同一个人吧?

可别逗了。

两人立刻跪在地上,谢陛下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