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陛下还是没有消息吗?
观察了几天,这土豆的确没有毒。众人放心了。
太子派人到各地挖土豆。
土豆容易生长,繁殖迅速,许多良田跟荒郊,因为无人管理,都长出了土豆。
土豆将粮仓填满了,太子等人心情大喜。
接下来几个月不愁吃了!
“这位陆先生,真是高人!”
户部尚书乐呵呵地夸赞陆琰。
其他尚书纷纷点头,都是一脸赞赏的神色。
忽然跑来一人,告诉户部尚书,城外几十里,出现了车队。
户部尚书一脸惊喜:“果真如陆先生所言,有人返回京城了!”
要赚钱了!户部尚书兴奋起来。
刑部尚书点头言道:“这位陆先生不单学识渊博,还料事如神!”
明明长着一样的脸,为什么两个人差别这么大呢?一个是救国救民的高人,一个是助纣为虐的昏君……
思及此,刑部尚书摇了摇头。
户部尚书已经跑去了城外,准备亲自出面收钱,只有交了钱才能进城。
天色渐暗,赶路回到京城的各大世家,心情亢奋。
“到了!”
“终于回来了!”
“是也!离开一趟,甚是思念!”
这时候,城门打开了。
“城门开了!定是迎接我等入城!”
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喜悦的神色。
结果,小卒走过来,开口告知众人:“因战乱不断,太子殿下与诸位官员费心尽力保护京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才守住了一方土地,守住了诸位的家园。”
各大世家纷纷点头,开始夸赞太子的丰功伟绩。
最后,小卒出声说道:“为防止奸细混入京城,扰乱京城太平。故而太子殿下下令,入城之人,必须按照京城内的住宅缴纳一定的保管费,方可入城。”
闻言,众人愣住了。
什么意思?
要交钱才能进城?
这太子不是一向低调,待人宽厚吗?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无赖了!竟然要交钱才能入城!
户部尚书站了出来,他高声言道:“若是有原来在城内购买住宅的人,可凭着地契到本官这里缴纳费用,然后入城。”
众人神色各异。开始低声谩骂起来。
户部尚书大声说道:“若是一个时辰后,没有人要入城,那本官就回去休息了!”
听了这话,有些世家骂骂咧咧的去找户部尚书,开始交钱入城。
见有人交钱入城了,其他世家只好跟着交钱入城。
户部尚书忙到子时,逐一登记好入城之人的身份信息后,他对其他没有交钱的人说道:“太子殿□□恤诸位不远千里,赶回京城。若是诸位暂时交不出这笔费用,可以先入城。后期再补交这笔费用。”
听到这话,剩下的普通百姓松了口气,先登记好身份信息再入城。
最后剩下一大批奴仆。这些奴仆都是被各大世家抛弃在城外的人。
户部尚书派人将这些被抛弃的奴仆带去了郊外的军营里。
忙活了大半夜,户部尚书回到家中休息。第二日接着去城外收钱。
陆续有大批队伍返回京城,户部尚书收钱收到手软,每天乐呵呵的,笑得合不拢嘴。
“太子殿下,不过短短三日,就收到了三百两银子!接下来还会有人陆续返回京城,到时候收到的钱更多!有了钱,国库就不空虚了!”
太子轻轻颔首,他开口言道:“若是遇到交不起钱的普通百姓,先让他们入城。”
户部尚书点头:“这一点,下官清楚,不会为难贫苦百姓。那些被抛弃的奴仆,下官也安置妥当了。就安置在城外的军营里,打算让这些奴仆帮忙到各地挖土豆。”
太子突然言道:“你提醒了本宫一件事。陆先生说,我们挖的土豆,已经够吃一段时间了。暂时不要到其他地方挖土豆。本宫这就下令,让各州官员挖土豆,给返回故乡的百姓充饥。”
户部尚书问道:“既然如此,那些被抛弃的奴仆岂不是没了用处?”
“怎么没用处?这件事,我要夸一夸户部尚书。”
见到陆琰来了,太子一脸笑容,他起身走过去迎接陆琰。
“先生今日来得真早!”
户部尚书询问道:“不知陆先生此言何意?”
陆琰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劳动力。光吃土豆,能吃多久?还是要种粮食的。要恢复正常的生产,就需要人力。这些人都有大作用!更何况——”
说着,陆琰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
户部尚书好奇地问道:“更何况什么?”
陆琰缓缓说道:“那些世家主动舍弃这些仆人,就减少了自己的力量。”
闻言,太子与户部尚书都愣住了。
反应过来,他们目光深邃地望着陆琰。这可真是一只老狐狸!看事情看得真远!
各大世家,趁着战乱,收留了多少无处可归的百姓。就是想像他们的祖辈一样,趁着乱世,发展成为大士族。有了自己的力量后,就能轻易干涉朝政。
反应过来,户部尚书感叹道:“难怪陆先生让我一定要登记清楚每一位入城之人的身份。若是奴仆,一定要按照主人家的住宅来算入城费用。原来如此!”
这场战乱,对朝廷管控人口,影响特别大。许多人因战乱,户籍丢了,成为没有身份的人。没有身份,朝廷就不清楚这些人的情况。对于人口管理而言,是一大困难。日后若是恢复太平,对征税也是产生很大影响。
而各大世家趁着战乱,收揽了不少流民。将这些流民收揽为奴仆,将来朝廷就不会对这些奴仆收税。每个家族都收揽成百上千的流民,正常百姓人口就会减少一大半。如果熬过这一关,世家的势力会快速壮大,对朝廷造成很大的威胁。这种威胁,偏偏是最难解决的。
陆琰却为了制止这个恶果,想出了这条妙计!他的远见,实在是令人佩服!
太子忍不住握住了陆琰的手。庆王世子真是捡了个宝!
户部尚书告诉太子:“太子殿下,除了普通百姓之外,主要有五世家入城。这五大世家随行的人数,却高达上万人。只是下官当时没有发现这些人的特别之处。看他们被抛弃在城外,于心不忍,于是将这几千人暂时安置在军营里。”
太子一脸凝重,他看向陆琰,对户部尚书说道:“就安排他们种田。早日种出粮食。”
户部尚书颔首:“遵命!”
户部尚书马上跑去办事。
剩下陆琰与太子在大殿内。太子握着陆琰的手,对他言道:“先生远见,学生佩服不已。”
陆琰突然笑了一下,他问太子:“如今陛下远在江左。暂时不会回来。难道你没有想过要做些什么吗?”
太子怔然,他目光莫测的与陆琰对视。
太子摇头说道:“学生愚钝,不知先生所言何意。”
陆琰伸手拍着太子的肩头:“你明白我的意思。”
太子沉默起来。
许久,太子低声言道:“阿耶离开之时,带走了所有财物。如今国库空虚,哪怕我想做什么,也做不了。”
幸好皇帝只把钱财宝物带走了,没有将太仓的粮食一起运走,否则,吐蕃大军早就杀进中原了。
陆琰漫不经心地说道:“户部尚书算过了,收取入城费用,至少能收到上万两银子。再而言之,等社会恢复正常的秩序之后,国家开始正常运转,难道还会缺钱吗?”
太子呼了口气,目光复杂地望着陆琰,他低声说道:“不如先生替我指点迷津。”
陆琰笑了笑,他手指着太子的心口,慢悠悠地说道:“你心里,是有怨气的。怨气很重。恨不得取代他。”
太子沉默,他垂下了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