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快给我均两匹做蓝锭子的布来,有个娘们非要明日来取货哩。”
人称老刘的掌柜和佟晓满陶冶当场就愣住了。
没想到好好的一堵墙就这么被人轻易拉开。
“你、你怎么回事。”老刘气得脸都绿了,没想到这家伙在这个节骨眼里冒了出来。
那人也没想到佟晓满和陶冶在,下意识的又把门关上。
掌柜的呵呵笑:“铺子里实在忙,就不留两位了。”
佟晓满和陶冶走出铺了,心里都猜到这批货是如何调换的了。
从布匹铺出来,两人又去了隔壁的成衣铺,这两间铺子应该都是刘东家,所以物资可以随时共享。
“掌柜的,你们铺子还可以以旧换新?”
佟晓满发现有人拿着旧衣裳来买换新衣裳。
这人方才看见两人在隔壁,没敢多说话,“哪能以旧换新啦。”
佟晓满和陶冶明明就看见以旧换新,这人非说不是。
两人见这人一脸防备,很快就退出铺子。
“现在最主要的是找出来那批货。”两人边走边聊。
“会不会还藏在铺子里面?”陶冶问,“或者已经交给预定的买家。”
佟晓满想了想这两个答案都有可能的。
“三哥能打听一下中秋节有哪家大户有做大寿的吗?”
陶冶点头,“成,我在这认识几个朋友,这就找他们打听打听。”
两人又商量了几句,陶冶去找朋友,佟晓满先回客栈等消息。
“妹子,出了这么大的事你咋不派个人回家通知一声!”
沈大郎和刘氏,还有王喜春和张氏刚回到县城就听见两个不好的消息。
沈秋燕淡定道:“你们养伤的养伤的,带娃的带娃,跟你们了有何用?”
“胡子,我身子已经好得七七八八!”王喜春道,“大郎,明日我临县,那姓刘的可不是什么讲道义的人,没带够银子去肯定不放人。”
王喜春说着看向张氏,“你把家里存的银子都拿出来,看看有多少?”
张氏瞪着大眼,“全、全部?”说着看看沈大郎夫妻。“那可是要一千两啊,咱私下攒的银子统共就百两。”
王喜春叹息一声,“救人要紧,能筹多少是多少。”
沈大朗也看向刘氏,后者道:“二郎和晓满成亲用了些银子,回趟家婆母要去一部分,我们私下攒的也不过百两。”
“能凑多少是多少吧。”王喜春道。
几人又商量了下,伤势好了大半的王喜春去临县找佟晓满他们,伤势严重沈大郎和刘氏还有张氏继续忙农宅的基地。
王喜春隔天就启程去临县。
他前脚刚走,去千叠县的沈二郎一行终于回来。
王喜财和其他六个兄弟也安全回来。
精神抖擞出去的沈二郎却带着伤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