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王鸿,字经理(1 / 2)

我家大小乔 缮甲厉兵 3243 字 2020-10-10

“你还笑!吓死我了!呜呜······”糜蓉捂着脸,肩膀抖动了起来。

“额,刚才不还好好说话的吗,别哭啊,啊!啊!”王鸿想要起身哄她,浑身传来撕裂感,疼的忍不住叫了出来。

“怎么了?我叫去叫大夫!”糜蓉梨花带雨,听着王鸿的惨叫大惊失色,想要出去喊大夫。

王鸿顺手一拉,糜蓉便倒在王鸿怀里,牵动了伤口,又是撕心裂肺的两声。

糜蓉气恼,想打这个无赖,可见他包的跟个粽子一样,无处下手,忿忿的收了拳头。

闹腾一会,痛感弱了些,王鸿问道:“这是哪?我怎么回来的?”

“这里是郯县我家,至于你怎么回来的我也不知道,有人把你送到了附近村里,通知我去接的你。”糜蓉缓缓道。

“捡了条命竟然不知道谢谁。”王鸿自嘲道。

“看你以后还敢如此胡来。”糜蓉气道。

王鸿想要接话,却见门口鬼鬼祟祟的猫着一个人,大惊:“谁!哦,疼疼疼!”

糜蓉随着声音看去,却见自己的哥哥糜竺站在门口。

“咳咳,恰巧路过,恰巧路过,哈哈。”糜竺尴尬一声,走了进来。

“有事便说事,猫在外面像什么样子。”糜蓉抱怨道。

糜竺走到王鸿床前,比了个大拇指,佩服道:“王老弟可知道你杀的是谁?”

“知道,陶商。”截杀陶商便是糜家帮助,倒是不需隐瞒。

糜竺翻个白眼道:“废话,我还不知道你去杀陶商,我说的是护卫!”

王鸿想了想道:“好像是个姓昌的?”

“昌豨,鼎鼎大名的泰山四寇之一!”糜竺叹道。

“泰山四寇?泰山不是在北边吗,怎么跑徐州来给陶商做护卫了?”王鸿一头黑线,这鼎鼎大名的人自己怎么没听说过?如若知道护卫是吕布张辽之流“鼎鼎大名”的人,自己直接开溜,借几个胆子不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

“昌豨虽然成名于泰山,却是早年降了陶公,现在是臧霸将军手下的四名副将之一。”糜竺解释道。

“那就是他很厉害喽?那我岂不是更厉害。”王鸿自恋道。

“想来陶公不会把前线的将军调回来给儿子当保镖,只怕是临时征调。所以老弟你厉不厉害我不知道,运气确是顶好。”糜竺挪揄道。

“陶老头什么反应?”王鸿问向糜竺。

“密而不发,我已经有几天没见陶公了。”糜竺道。

“几天?”王鸿疑惑的看向糜蓉。

“你昏在我家都有三日了,你便没感觉饿么?”糜蓉没好气道。

听糜蓉这么一说,王鸿摸了摸凹下去的肚皮,释然道:“我这浑身没劲,还以为是失血过多,竟然是饿的!”说着肚子还应时的叫了两声。

糜蓉噗嗤一笑,从桌子上拿了一个青苹果,递给王鸿道:“先吃个柰垫下,我这便去弄点米粥。”

“柰?”王鸿坐起身,接过苹果吃了两口,吐了吐舌,抱怨道:“地摊货吧,这也忒难吃了。”

糜竺无语的看着王鸿,气道:“这是从长安运来的西域上品,你这一口等同于寻常人家几天的口粮,不识好歹。”

王鸿咋舌,瞅了瞅眼前这个形状怪异的苹果,感情在三国时期还是个奢侈品。

糜蓉出去弄吃食,糜竺来到床边,叹道:“这陶商是陶谦苦心栽培的继承人,你这一刀下去,不知得砍出个什么样的天翻地覆。”

“我倒觉得还不够,我这人睚眦必报,人若犯我,必将百倍奉还!”王鸿狠声道。

“还不够?”糜竺惊道,“丑话说在前头,若是有任何蛛丝马迹连累到糜家,到时候莫要怪糜某不近人情。”

王鸿点头,解释道:“出发当日,我已让家里人假扮于我,与糜蓉结伴游于闹市。为了打消那些暗哨的疑虑,我还特意嘱咐两人扮的亲密些,想来陶谦不会怀疑于我。”

“你!竟然如此利用蓉儿!我,我!”糜竺气道。

“情非得已,只是挽下手,别想岔了,息怒,息怒。”看着糜竺满脸愤怒,想来自己确实有些不地道,赶紧打了个哈哈。

“我可提醒你,蓉儿可是我的心头肉,若再敢毁她清誉,我可比陶谦狠辣的多。”糜竺阴沉道。

王鸿见这老兄表情认真,像是动了真怒,尴尬的点了点头,转移话题道:“而且我这应该算是第一次用刀杀人,按你说的还杀了个将军,我以前又是个病秧子,陶谦如何也不会怀疑到我身上吧。”

“第一次?”糜竺疑惑,继而说道:“第一次便能杀掉昌豨?看来你还是个天生使刀的材料。”

“侥幸而已,若我真是使刀天才,便不会现在这幅模样了。”王鸿无奈道。

两人相视一笑。

糜蓉此时端着米粥走了过来,对着糜竺说道:“让让。”

糜竺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让到一边,糜蓉便端着碗坐在了床头。

王鸿想要接碗,被糜蓉眼神止住,便当着人家哥哥的面让妹妹伺候了起来。

糜竺咳嗽两声,对着糜蓉尴尬道:“你嫂子找你,你便早些过去吧。”

“胡说八道,熬粥时候刚见过嫂子。”糜蓉没理糜竺,喂了王鸿一口米粥。

糜竺点了点头,恨恨的瞪了王鸿一眼,负手而去。

王鸿被糜竺瞪的发毛,心道这糜蓉还真是有个疼爱自己的好哥哥。

“我早已经托人向王爷爷报了平安,你便安心在我这里养病好了。”糜蓉吹了吹汤勺,轻声道。

“那感情好,你家里吃得好睡得好,我便好好享受一阵子。”王鸿轻挑道。

“庸俗!”糜蓉娇俏的白了一眼,继续说道:“王爷爷让我传话给你。”

“老爷子说了啥?”王鸿好奇道。

“悟刀。”糜蓉淡淡道。

“悟刀?”王鸿疑惑道。

“悟刀!”糜蓉肯定道。

······

王鸿在糜家养好了伤,随后的日子仿佛太平了下来。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便是到了春节。

说道春节便首先想到春联,可现在别说对联,王鸿来到三国,纸都还没见过,看到自家门前吊着的两块大木板,啧啧称奇。

两块木板上分别写着“神荼”和“郁垒”,听雀儿说是两个会捉鬼的神仙。

在古人眼里,节是指竹子上凸起部分,也就是是竹节,是不吉利的象征,所以这节日也就是意味着不吉利的日子,与后世恰恰相反,知道真相后的王鸿惊掉了下巴。

而春节作为春天中最不吉利的一天,自然要请这最厉害的捉鬼神仙来驱邪镇妖,于是便有了门口挂着的两个木板。

随着生意越来越大,尤其靠着指南车又赚了一笔,王鸿好好修缮了兵坊,一家人也搬了进去。

坊里的工匠们大多是背井离乡的难民,大家聚在坊里,这年过的热闹非凡。

此时在大院里,王鸿尴尬的拿着火折子,点燃大家堆在一起的竹子。

听着竹子烧的“噼里啪啦”,想来自己算是放了一次古式鞭炮。

按照习俗,整个正月都是放假,全民欢庆无人做工,王鸿自然也闲了下来。

以现代人的思维,王鸿给工匠们发了些银钱当“年终奖”,又让大家在正月期间“带薪休假”,坊内一片欢腾。

雀儿自从父亲去世后言语便少了许多,王鸿时不时的便能发现小丫头偷偷猫在哪里抹着眼泪,心痛不已。

家里日子富裕了,便雇了些工匠的女眷帮忙操持这一坊人的家事,时间宽裕下来的雀儿让王鸿拉来给自己当了“剑侍”,或者说“刀侍”更为恰当。

可是万万没想到,雀儿习刀的天分竟是比自己好的多,老爷子大有收为关门弟子的倾向,对自己反而不管不问起来。老爷子只让自己一个劲的打铁,偶尔会在早上挥刀和弹刀练习的时候指点两下。

王鸿起初反对雀儿习刀,怕这个时代的女孩子学了这个不好嫁人,可习刀过程确实能够分散雀儿的精力,让她少些伤心,王鸿便也不再说什么。

“少爷,,糜姐姐来了。”雀儿喊道。

王鸿点头,仍是低头锻铁。订单有工匠们来做,王鸿不断锤炼的,只有他那把名为“大桥”的刀。

糜蓉早已习惯他这锻铁的路子,不到工艺完成便不会停下来,静静坐到雀儿搬得椅子上,手托香腮,美目涟涟。

回火,磨刃,刀成。

王鸿甩了把汗,惋惜的看着手中的大桥,这折叠锻打,二十炼竟是一道门槛!

二十炼之前,每次锻打都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刀胚由软到硬的变化。二十炼之后,往往一轮锻打下来都感觉整个刀胚没什么变化,若是锻打过程中不小心乱了气息,进了夹灰,便成了废钢只能从头开始。

王鸿现在特别理解甄家二十炼而止的理念,有时候甚至思考要不要自家兵坊也朝着甄家的路子走。

在这个烧不出铁水的年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这么一点点锤出来的。将近一年的时间,通过高强度的锻打劳作,王鸿也从软绵绵的病秧子蜕变成了一个身强力壮的铁墩子。

王鸿看向一边乖巧坐着的糜蓉,红衣挑裘,袅娜清秀,暗赞一声漂亮,伸手打趣道:“糜小姐新年好啊,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什么红包,要礼物你便直说,净是弯弯绕。”糜蓉嗔道。

雀儿跑出去,一会拿着一对镯子走了进来,递给了王鸿,提醒道:“少爷,你说要送给糜姑娘的。”

王鸿一愣,看着雀儿对自己挤眉弄眼,咳嗽一声,对着糜蓉说道:“糜小姐带的镯子自然都是天上的仙品,哪能看上这凡人的东西。”

糜蓉小跑两步,一把夺过镯子,美目睇着王鸿,气道:“净会乱想我,我喜欢便带,要什么仙品。”说着糜蓉摘下自己色泽圆润的玉镯,换上了这对差了不少的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