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刚刚说完。
“陛下,沈廷杨大人到,杨镐大人到!”徐应元老太监急急忙忙地进来禀报道。
沈廷杨和杨镐进门面圣。
“杨镐改天再聊聊辽东的事情,沈廷杨啊!你可真让朕惊讶啊!黑市也有你一份,你真让朕震惊!不必解释啥。”
沈廷杨立马跪下了。而杨镐因为打输了辽东之战,在死牢里已经呆了八年了。
饶有兴致地看着
毕爱卿,沈爱卿,火药可以制造烟花炮竹。所以,你们也可以做。
你们也看见了,外面的流民了,这个生意就让流民来制造吧!
军用的东西尽可能地转化为民用。农用工具,这些多制造一些。这些东西可以制造嘛!让流民饥民来制造。
我大明人口众多,农业已经容纳不下了。这些人口必须转化为制造业人口工人。”朱由检给他们提出了思路。
“陛下圣明,臣怎么就想不到呢?”沈廷杨立马开始拍马屁。
“让他们去跟茅元仪好好聊聊,买船这事儿,你去把银子给了。去吧!”朱由检冷静道。
“陛下,宫前的儒生文官小员等等,都到兵仗局门前了,人山人海的,要不要把他们驱散了?”李凤翔道。
“不必了!”朱由检起身,来到门口,面对被锦衣卫拦截的众多的儒生小官有想法的人。
“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一身黄金战甲,气质爆棚大声道“诸位爱卿士人儒生们,朕初等宝座,诸事繁忙,未能及时与各位见面,还请各位宽宥!”
一听,这么谦逊,诸人激动了。
兵仗司前殿里,摆了三张桌子,朱由检居中,左右分列李若涟和李岩。
自皇帝诛杀阉党拨乱反正以来,大明各方儒生士子在茶馆里,学社里,在天桥边,不论地议论着新皇的手法与风格,有说新皇是一个重杀伐的人,有人说新皇是一个血性青年天子,也有人不看好。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民,主,民间自由讨论,自由出版。)
但是老一辈的士族皇族精英,东南商界书院,在这么多年的斗争中总结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特别是万历嘉靖不上朝,内阁管理国家的模式。给了天下士人一个新的想法,皇帝只是象征,内阁才应该是核心,内阁里有多方不同利益的博弈,更适合天下利益格局的平衡。
这是一股思潮!
不只是大明,十七世纪的英吉利新思潮产生了大宪章内阁,日本新思潮推出了幕府将军+天皇吉祥物的模式。欧洲各个城邦有更多的思考,因为他们发现,罗马没了,被教会统治的一千多年简直就是黑暗。
(写到这里,多写一点。西方说的,封建主义压迫,中西方完全不一样。西方的城邦简称镇长在教皇的洗礼下,治理城邦,城邦里就是清洗异教徒,不准有不同的思想。城主带领贵族统治奴隶。
《冰与火之歌》里面,一个城主有1万阉割的军队和各种奴隶。
但是我国古代的封建制,从夏商周开始,就没有出现过奴隶这种可以交易的物品。
从夏的部落制-部落选首领,到后来商周的中央+井田制,一口井附近住九户人为基础,不断分封。
到后来秦汉时代的村社制保甲制,同姓村的宗族制,乡绅制。
所以,华夏几千年来就没有出现过奴隶封建制,没有出现过记载于历史的奴隶买卖,奴隶交易,和罗马奴隶斗兽场这种东西。
西方说啥子,中国饱受两千多年的封建压迫的痛苦。
那就是放屁。华夏根本就没有出现过欧洲式的封建领主和教皇的压迫和黑暗。
华夏文明从来没有出现过,把人和土地当生产资料的奴隶思想。
土地才是生产生活生态的载体这才是华夏。
从秦的郡县制开始,就是均土地,均土地也代表人人平等,这种欧洲追求了几千年的东西,资源平等。华夏一般几百年后,爆发战争,再次均土地,从头来过的大循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所以西方说的很多批评,认真推敲下去,都是不对的。
认识西方文明,你可以这样想。
欧洲在1920一战二战才进入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终于出现了欧洲秦始皇-希特勒,要一统欧洲,一文字,车同轨。但是希特勒没有秦始皇的先人打下的基础。
为啥会出现希特勒和法国拿破仑呢?
因为最终他们发现,联邦制和教皇都是扯淡。只有下硬功夫,一统欧洲,才能真的让欧洲强大起来。
但是,他们没有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