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福田镇的消息(1 / 2)

工匠摇头:“并无问题,倒是十分绝妙。不过苏姑娘,这二楼三楼全是包房,是不是要弄得高档一些?”

“是要布置一番,也要打些柜子啥的,另外每层楼弄一间酒水间,具体的布局我也画在后面了。”苏婵又说。

这也是她昨晚想到的主意,古时候的有钱人,最为注重隐私,每层楼安一个酒水室,可以有效将酒水从低端到高档区分开来,也便于他们选择。

工匠临走前,又想起了什么:“那这店名?”

“店名我再想想,反正这挂牌还需要些日子嘛。”苏婵笑了笑。

工匠领命去了,苏婵又对旁边的管事说:“这些天你先请人吧,厨房里的,大厅里的,打杂迎客负责安全的,都得有。”

管事姓秦,据说与段凌霄早些年就打过交道,以前也是替大家族打理生意的,后来晏都一政变,也就失了业。

他看起来聪明能干,年龄四十来岁的样子,留两撇小胡子,说话也十分得体。

“苏姑娘,厨房一事我有些疑问。这火锅究竟是什么菜系,请哪种厨子才合适呢?”

这话把苏婵问住了,火锅还真不属于什么菜系,说起来除了炒料也没什么技术难度呢。

“做凉菜的要有,做点心糕饼的也要有,熬制底料的也要有,另外就是厨房里的主管,负责大小事物的。”苏婵想了想说道:“墩子也要水平高些的,其它问题不讲究。”

秦管事明白了,马上领命去招人了。堂子多大,需要招聘多少人他一看就有数,毕竟从前也管理过大饭馆,心里跟明镜似的。

掌柜自己可以干,三层楼最少要12个跑堂的,另外厨房杂工四人,墩子两人,加上厨师三人,负责进货与安全的四人,一共就是26个人了。

这边的秦管事盘算着,那边的苏婵跑去集市采买起了食材,准备回家熬制火锅底料。

集市上卖牛菜的极多,牛油这种东西在摊位上看不到,但是一问摊主,人家就会实话实说:“这玩意没人要,都是贱卖出去,不能摆上台面的。”

说得没错,牛油凝固快,炒菜不合适,稍微凉一点就凝固住了,没人愿意吃这个。就算吃,锅碗还油腻腻的,很难清洗。

就是扬州城的牛油,也只有最穷苦的人家会买点,基本上也只有扔了。

苏婵跟摊主谈起价来:“以后牛油都留给我吧,一斤我出十文如何?”

牛肉差不多80文一斤,牛油能给十文已是不错,凭白地多出好些收益来。摊主自然高兴地答应了。

以致于之后苏婵询问牛肉时,他也给出了优惠价,均比市场价低上一些。

这玩意不难,前世做过数次。基于这个时代的口味,苏婵想了想,准备做三种口味的:酸汤、清汤、牛油三种。

她盘算着需要的调料,尽量一一买到位。油盐醋辣椒花椒孜然这里都有。豆瓣豆豉却是难事,现做来不及,只能通过扬州城送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