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镇上的人都在传她相亲的事情,说得半真半假各种浮夸,全然不可信。
“哎哟喂,来的是咱们镇上出了名的张铁嘴,说的还是一户有钱人家,去了就是做阔太太的。”
“真的假的?我瞧苏家就有钱啊。”
“她再有钱,可也是二婚。没见她女儿都打酱油了吗?”
“我咋听说那家的儿子是个傻子,吃饭都吃不利索那种人?”
“那这事就有点不好说了,该不会是罗苏氏想占了苏家的生意,所以设计把她嫁给傻子?”
这些传闻格外难听,罗苏氏听见后,回来气得发抖:“天地良心,这铺子是婵儿你的,我怎会强占呢!”
苏婵安慰她:“姑姑,甭理那些人。嘴长他们身上,爱说啥说啥去。”
苏婵劝了她好一会儿,罗苏氏才叹了口气出去干活去了。
苏婵自己没当一回事,她来到这个世界上,听过的闲话还少了吗?若是每次都生气,怕是早就猝死了。
她继续做着手头的事情,上次做的两缸子豆瓣酱已经分给了几家店铺,但是作坊里的货又没了。
今天早上罗三哥又送了筐二荆条来,成色比之前还好一些,有半数都红了。苏婵准备再做一些豆瓣酱备着。
好在作坊这两天又新招了个帮工,是位五十几岁的阿婆,虽说年龄大了一些,但是勤快能干,人也本份。能帮上不少忙。
她临近中午时分去了作坊,忙忙碌碌地,一干就是两个时辰,等到忙完,太阳已快落山了。
院外蹲了一个灰头土脸的小乞丐……看着有些眼熟,似乎总在集市晃悠的,苏婵对他有点印象,甚至每次看见他总会想到当初的余起。
那小乞丐见她出现,眼睛一亮,快速冲了过来,塞给她一封信。
这个举动让人觉得莫名其妙,苏婵看着怀里的信,心里毛毛的,这是什么东西?
信封正面没字,翻过来一看,最后写了几个熟悉的字迹:苏姑娘亲启。
这个字俊秀如同一株绿竹,但骨子里又有些强韧的劲道。苏婵一眼就看出了,这是陆翰宇的字。
他为啥会给自己写信?苏婵看向小乞丐:“可是陆秀才给你的?”
“他说他去书院了。”小乞丐说完后,一脸期待地伸出手。苏婵从兜里掏出了几个铜板,他飞快地抢走,一溜烟地跑了。
苏婵看着这封信,有些莫名其妙,她揣进了袖笼里,准备拿回家去看。
回去之后,秀儿已经做好了晚饭,她炖了一锅腊猪蹄,加了山药与红枣,味道特别香。
她嘚瑟地对罗苏氏说:“你瞧我这厨艺,可比你强多了。”
罗福川看了看:“瞧着是比你娘做得好。”
秀儿吐着舌头,各种得意:“我上楼去叫奶奶下来吃饭。”
这样一来,苏婵也忘了信的事,晚上又指点了一下秀儿与窝头识字,然后洗完澡后,夜已经很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