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门外站的是一个挑着扁担的中年妇人,她指着篓子里的菜说:“苏姑娘,你要的小菜,我给你留的全是新鲜的。”
“哦。”苏婵有些失望,这妇人跟罗三哥一样,算是酱料铺的蔬菜供应商,每隔一天就会送些菜来,哪里是什么应聘的女先生。
苏婵付了银子给她,将那两篓子菜拖了进来,现在家里人口多,除了做咸菜的蔬菜外,每天吃的量也不小,光是罗三哥家的菜完全供应不上了。
秀儿正要帮忙,忽然听见了楼上刚子的声音:“姐,奶奶说要擦身。”
秀儿清脆地应了起来:“知道了,马上就来。”
这姐弟二人每天轮流看着奶奶,将她照顾得妥妥当当,相比之下,正经孙女苏婵反倒做不了多少事,也就时不时喂下药,找找郎中而已。
值得高兴的是,来到福田镇之后,奶奶的身体大有起色,咳血的现象减轻了许多,半夜时分也能睡得安稳了,她把这一刻归功于逐渐暖和的天气与改善许多的饮食。
苏婵从来不会在吃的方面苛刻。中午的时候,刚子在私塾吃饭,剩下的几人时间再紧张,也会做个肉臊面或者煮点饺子。时间宽松一点了,也会做上一荤两素。几乎天天都会吃肉的。
所以这些天里,不但奶奶的身体有了起色,就连秀儿的小脸也圆润了些许。窝头更是肉乎乎的像那年画上的娃娃。
相比之下,刚子反而瘦了一点,大概是沉迷于学习无法自拔,也可能是基础较差跟不上已学了几月的学生,所以他房间点的油灯每天都亮到很晚,苏婵总能在他的桌上发现练过字的粗纸。
仔细说起来,刚子虽有天赋,可比起姐姐秀儿还是差上一些。这几天根据苏婵的观察,秀儿自学成才地认识了好些字,并且做咸菜的方法,她听一遍就会,记忆力特别强。
苏婵有心好好培养这两姐弟,也算是对姑姑的报恩了。
她等啊等,一连等了三天,门外的启示仍是牢牢地贴着,没一个人撕下,更没一个人敲门询问过,这让苏婵十分沮丧,难道整个福田镇上,就没有学识好的女先生了吗?
这一天下午,她提着篮子去送货,回来的时候走到偏僻的西街时,忽然看到了一阵升腾而起的白烟。越往前走,那烟越大,并且十分呛人。
“咦,哪里着了火吗?”苏婵惊讶地往那个地方走去。
就在即将绕过街角时,她听见了一声女人的惊呼声,正巧这时,她看见了那堆火……正在一家院子前面,不如她想象的大,火苗中的轮廓隐约现出了一个方方正正的木箱子。
而此时,正有一个女子拿了棍子奋力地扒拉着火堆,一副心急火燎的样子。似乎是在救火,又似乎是在救火里的东西。
那箱子大得很,她费了半天力气也弄不出来,火却是越来越大,眼看就要将它烧光了。
女子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就那样往火里伸出了手,生生地将那木箱子提了出来。她顾不得烫,脱下自己的外衣,奋力地扑打了起来。
这些动作就是在瞬间的时间里完成了,苏婵盯着看了几秒,忽然发现前方七八米处有一处沟渠,她飞快跑了过去,将篮子里的几只空坛子灌了水,跑过来泼熄了火堆。
在她泼熄火堆的时候,女子也将那只箱子的火扑灭了。她全身都是黑灰,两只纤细的手更是又红又肿,很明显,被火烧伤了。
可她似乎不怕痛一样,手忙脚乱地打开箱子……苏婵本以为这里面有值钱的东西,谁知道她拿出的却是一本又一本的书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