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嫂也点了点头:“对,你说得没错。就算救活,回去也是死路一条。这件事咱们得保密,坚决不能告诉他们。”
两个女人迅速统一了意见,将事情安排了个明明白白,听得一旁的田老大叹气摇头,可又无可奈何。
田老大一向俱内,以前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爹说了算,分了家之后变成了媳妇说了算。所以这会儿也没敢吱气。
苏婵拉过田嫂:“我明天要去趟清溪县,你来镇上看看她吧。如果熬得过来,也算她的运气。”
田嫂点头:“你放心忙你的吧,我们这几日都在镇上做活,顺便的事。”
临走之前,苏婵付了一两银子给医馆当药资,人家管事的有点犹豫,说提气续命的药贵得很,一两银子怕是不够。
苏婵沉默了一下:“人参灵芝咱也用不起,就将就着这些银子治吧,实在活不了,就是她的命。”
总不至于为了这个陌生人,把自己弄得负债累累吧?苏婵自认还没那么伟大。
第二天,她就带着窝头和余起去了清溪县,顺便带上了自己那些坛坛罐罐,里面装的除了才做好的萝卜干大头菜,还有青菜做的盐菜。
她心中忐忑,不知道这次的战绩如何,一旁的余起更是沉闷,一直盯着窗外,面露悲伤的神色。
小窝头不懂这些,笑嘻嘻地跟余起说话:“小哥哥,我家旺财昨天会爬台阶了,来福跟着爬,摔了个大马墩,笑死我了。”
“小哥哥,昨夜我娘看了一晚的书,我半夜醒来看见的。”
苏婵在旁边笑了笑,其实昨夜从镇上回来,已经很晚了,想着还有一个时辰就天亮,生怕睡过头的她就翻看起了那本大周国游记。
大周国两极分化,南方最大的城市就是扬州城,那里楼亭高阁、歌舞升平,各种各样的船只马匹、贩街走卒数不胜数,看画出来的图片就很热闹,瞧着比清溪县城热闹了数百倍!
苏婵心想,要是有朝一日可以去那里见识见识,岂不是很带劲吗?
扬州城附近还有一些小城,规模看着不大,特色不一,有的以蚕桑闻名,有的以绣技震天下,书中介绍得比较详细。
往北之上,最大的城池就是晏都城了。这也是大周国的国都。它是一个古朴大气之地,历史颇为悠久,传说十几个朝代都以此为国都了。
因为偏北,气候极寒,每年有半数都是白雪皑皑,层层积雪压在宫殿之上,多了些独到的韵味。
晏都城擅武、擅猎,擅骑射,就是女子,都是纵马奔、英姿飒爽的样子。
独说中这旦也是学子的天堂,那里的学堂和书院十分多,也有很多酒馆茶楼,颇有一番谈酒论英雄,品茶话桑麻,望山知诗情的意味!
比起温婉富庶的江南,北方更多了些豪爽的霸气。苏婵越看越是向往,直到天亮了才把那本书翻完。
临近午时,马车驶到了清溪县城,苏婵径直去了县令府,托人递了话,说了余起的事,央他们带他去拜祭一番。为此苏婵还递了几十文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