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派则是文武皆有,称此举确有必要,海防之患已是刻不容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倭寇犯我边境,便应该焚其宗庙,让他们毕生都不敢望向大汉的国土。
这两派各有各的目的,却无人真愿为皇帝分忧,承载着皇帝托付的,还是首辅大人。
不过有一点值得一提,如今的首辅大人,惯为老好人,极擅和稀泥。但这并不代表他能力不足,相反的是,哪怕朝堂上吵得再凶,他也能绕过大家,将事办成。
老首辅并未让人失望,旨意初下,便有十余艘硕大的宝船开至沿海的船坞,整装待发。
“如此硕大的宝船,不知要靡费多少民脂民膏,帝王无道,首辅昏庸!”此为御史言官所说,只要占理,皇帝高官亦骂得。
“这杨老头真是铁了心要做皇帝的狗腿子,建造宝船这么大的事,事先都没透出风来。户部,工部皆称不知,据传是内库出钱,抽调了随军的将作监大匠打造。”此为文官所提,好奇为何皇帝和首辅能绕过他们,偷偷摸摸便打造了宝船。
“没有海图,拿什么出海,以人命去填吗?”此为将军之惑。
“据说那东渡鉴真和尚所在的大明寺,将百年积攒的海图全部奉上,只求能随使团出行,接续东渡传法之事。”
…
汉家天下从不以言定罪,朝中百官俱是敢说敢骂,先帝之时,还有官员在朝堂上玩过真人搏击,如今不过不痛不痒的骂上几句,没人会揪着这个不放。
之后,出海的旨意下达还没有一日,便传出了另一个消息,原本欲要随船远渡重洋的内侍被活活杖刑打死。原本宫中死个内侍没什么要紧,只是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实在是耐人寻味。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便有了新的消息传来,消息的来源,还是个和尚。
皇帝愈慕长生之道,欲遣船队入海遍寻海外仙山,一曰蓬莱,二曰方丈,三曰瀛洲。
传出消息的同时,还内涵了自己的老对头,道门。个中含义,不过是道门蛊惑君王,抛国弃家寻求长生。
武当山,就算金陵中有道士常驻,掌教也是入夜了才得知这个消息。
“这帮秃驴当真是不要脸面,构陷君王不说,还偏偏要拉上我道门。”
“师傅,难道这不是我们于朝堂上的布局嘛?”
掌教嘴角露出一抹冷笑,眼神露出一丝阴翳,拍了拍自己下首小道士的肩膀,“你也相信这是我们道门搞得鬼?”
“啊,不是啊,可我们确实在向皇室进献丹药啊?”
看着小道士这做不得假的天真疑惑,掌教便是心中有气,也发作不得。
“进献丹药之初,早已再三说明,道门未曾窥到长生之径。我们观中炼制的丹药,也只能做延年益寿之用,而且,正如其名所示,丹药丹药,少服养生,多服害命。道门蛊惑君王之说,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