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牛奶消费分类(2 / 2)

白苗苗撑的脑袋附带桌子上想了一想,突然明白了,那些偏远点儿的城市多靠近地理上的优质畜牧区,所以牛奶的质量好。

这件事情让白苗苗有点发愁,虽然她最近新租的那块土地如果用来放牧,绝对是最好的放牧地点。

但这块土地不是在畜牧区里。因此。这里的奶牛与那些茫茫大草原上自由自在的牛儿竞争,仍然不占优势。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也造就一方的物种。牧区的气候、水源好,那里的奶牛也就养得好。

白苗苗知道,自己在水土这方面,只能保证清洁无污染,其他的真比不上人家。

那么,自己要从别的方面提高牛奶品质,提高销量。

现在,大多的地方的牛奶还都是普通原味。那么,自己可以从牛奶特色上下功夫。

之前,白苗苗利用自己的味觉金手指,把奶牛的产奶质量做了分类,分了普通牛奶和更优质的牛奶。

根据这个,她把牛奶分成“优等”和“特等”,分别售卖。“优等”实际就是普通牛奶,“特等”就是更优质、口感较好、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较多的牛奶。

之所以起“优等”和“特等”的名字,只是为了激发人们的购买而已。

她把这两种牛奶进行销售,并且建议人们买特等牛奶,可宣传了好多天,也没大有人买。

她就拿了五十袋特等牛奶作为奖品,在人们买优等牛奶的时候,按购买量赠送。

据喝了的人反馈,特等牛奶的确要比优等的好喝。

白苗苗问:“既然好喝,你们为什么不买特等的呀?”

人们说,他们并不太在意口味,差一点没关系,只要是牛奶就好。而且营养物质多,营养物质少,他们也不知道。

还有一个人这么说:“五袋优等牛奶的钱就顶四袋特等牛奶的钱。五袋优等牛奶的营养,难道还比不过四袋特等牛奶?所以还是优等划算!”

白苗苗一想,也是诶!

嗯,看来自己原先的想法是行不通的,需要再想一个办法。

这时,她以前看过的一本书让她有启发了。书上说,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来设置商品的价格和特色。

如果按这个方式牛奶的消费就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个是儿童,这些儿童还没有自己用钱来购买商品的能力,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他们买。

长辈们重视孩子的身体发育,会给自己的孩子买营养价值高的牛奶,认为这样对孩子好。

白苗苗一直认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营养比以往重视。,一些家长每天即使每天馒头就咸菜,也会给孩子在早餐里加一点花生米,或者别的有营养的东西。

白苗苗想,她或许可以把自己原先叫作“特等”的那种牛奶包装包装,按照儿童的生理需求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制成最好的牛奶。当然嘛,价格也会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