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买一包牛奶,送一只金鱼(1 / 2)

白苗苗小口啜吸滚烫的鱼汤,问白学仁:“爹爹,你今天去那个水沟,看到我的金鱼长多大了?”

白学仁用食指和拇指比量一下,说:“差不多已经长成了。”

白苗苗心想,估计是水沟里的营养多,小金鱼竟长得这么快。她问白苗苗:“爹爹,咱家有没有什么玻璃鱼缸呀?”

白学仁摇头,说:“没有,你想要的话去镇上买。”

于是白苗苗下午就去了镇上。

她先去供销社,问供销社的女社员:“这里有塑料袋吗,我要买上一卷。”

女社员给她拿来一些红塑料袋。

“不,不要这个,”白苗苗说,“有没有可以用来成食品的?那种没有气味的、安全的?”

女社员去柜台上找了一会儿,找到些透明的小塑料袋。她把塑料袋给白苗苗展示,说:“这个可以盛食物的。”

“那好,我全要。”白苗苗说。

女社员瞪大眼:“全……全要?!”

“嗯,”白苗苗说,“对了,给我开个证明单子。”

白苗苗要拿单子回去跟农院要报销。

每天清晨,挤完农奶后,农院把牧场生产的牛奶全部运到镇上专门的煮沸杀菌机器里,进行杀菌处理。

因为真正的“生鲜牛奶”看似新鲜,其实里面是有很多病菌的,不可以直接喝。只有处理过的牛奶才可以给人饮用。

这个时期,巴氏杀菌法还没有在本地区广泛传播,普遍的杀菌方法是高温煮沸杀菌。

煮沸杀菌后,大部分的牛奶在城镇销售。而农院认为,应该让农村也普及牛奶知识、养成饮用牛奶的习惯,于是把一部分牛奶运到农村销售。

而白苗苗是牧场的饲养员,管理整个奶源地,农院认为她是负责农村牛奶销售的最佳人选。

从煮沸杀菌机器那里运回的牛奶都是大铁桶装的。因此,白苗苗要买些塑料袋来分装牛奶。

白苗苗买了塑料袋,又去镇上的集市。

虽然是大夏天,又闷又热,可集市上的人很多。白苗苗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个卖玻璃缸的。

她就问邻近一个卖水果的老大爷:“大爷,您可知道哪里有卖玻璃缸的吗?”

老大爷回答:“这里是没有的,你想要的话,去鱼市找找看。”

旁边的人听见了,说:“老大爷,鱼市最近一周没开了,您老还不知道?”

白苗苗发愁,咋还连个玻璃缸也买不到呢?

刚才说话那人是个木匠。木匠看白苗苗愁得慌,就说:“姑娘,你要急用,你去那里——看见那个收废品的了吗?去那里要块玻璃!要了玻璃,我给你做!”

白苗苗惊喜地谢了他,去收废品的老人那里买了一块大玻璃。然后请木匠帮她制作。

木匠有切割工具和各种胶水。他很利索地帮白苗苗制作了一个长方形大鱼缸。

白苗苗非常感激他,塞给他一些钱作为报酬。

然后,她抱着玻璃缸来到牧场。

她走到牧场旁的水沟,用小网捞了些金鱼,又连根一块儿拔了些水葫芦。

她把金鱼和水葫芦都放进玻璃缸里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