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男主角(1 / 2)

白苗苗不得不承认白学仁说的有道理,但她还是不甘心。

白学仁说:“闺女,你若真想捣腾那臭水沟,你就在臭水沟里养点儿鲤鱼、鲫鱼什么的,水上种水葫芦,水下养鱼。”

白苗苗听了,觉得妙啊!她就去市场上找人买小鲤鱼苗。

卖鱼苗的人是个好心人,他听说白苗苗是要把鱼养在水葫芦下,就说:

“姑娘,水葫芦这玩意儿吸氧太多,鱼在它底下喘不动气,会憋死的。”

原来这样啊,她之前倒不知道这个。

卖鱼苗的人又说:“我想,你可以养点儿小金鱼试试。小金鱼身量小,需要的氧气也少。”

于是,白苗苗就向他买了200条金鱼苗。

付钱的时候,白苗苗问:“金鱼苗怎么这么贵呢?比鲤鱼苗贵一倍。”

那人说:“因为买金鱼的人少呀。这金鱼,一般人是不买的,觉得又不能吃,买它纯浪费钱!只有那些有闲情逸致的人,才买上一两条回家养。”

他想了想,有点儿舍不得似的,说:“嗯……再送你十条吧。”

就这样,白苗苗买到了210条金鱼苗,她把它们全部放进养水葫芦的水沟里。

白苗苗用还发明了一个工具,专门用来挤牛奶。这个工具的外形就像一个大铗子,但铗子头不是铁制的,而是用柔软的棉布制成。

用这个挤牛奶,就不用人亲自俯到牛身下,轻松了许多。

农院给白苗苗派了一个帮手,一个叫顺子的年轻小伙。

顺子长得瘦猴似的,有一双滴溜溜乱转的眼睛。他嘴可甜了,总是夸白苗苗这里好那里好。

白苗苗向他展示这个“铗子”的作用,顺子怪叫:“姐你真是个天才!”

他们用这个工具,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那时,自动挤牛奶的机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因此白苗苗的这个工具在那时的人看来,已经是很先进的了。

任何一个人,但凡创造出什么一丁点之前没有的东西,都是了不起的事。

比如,第一个创造出板凳的人,也一定是个天才。在他之后,会有无数人制作板凳,并且觉得,制作一个板凳,也不过把“一个面儿、四条腿儿”拼接在一起,没什么大不了的。

实际上,两者有一个很重大的区别,第一个人是“创新”。

白苗苗的这个挤牛奶用的钳子不算创新,因为她是从21世纪过来的,那个时代有类似的东西,所以她才能做出这个工具。如果从没有见过挤牛奶的机器,她也做不出这个来。

白苗苗专门找了一个日记本,用来记录奶牛的生长过程。

她详细记录四组奶牛每天的状态,吃的饲料,运动量大小。

在当奶牛饲养员的过程中,她逐渐发现了一些规律。

比如,那些产牛奶量大的牛一般骨架子都比较硬,身材匀称,而且眼睛明亮。这和之前老头子教她挑猪崽时讲得一样。

大概,从眼睛上可以看出动物的身体状态。眼睛越有神的越健康。

白苗苗本来找了个鸡毛掸子,用来清洁奶牛皮肤。但鸡毛太软,起不到作用。

她征求大队长的同意后,把村里的那只大公猪身上的鬃毛剪掉一些。反正现在是大夏天,它也不需要这么厚的毛。

她把猪鬃毛在开水里煮过,消了毒,然后用这些毛做了一个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