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遇雨(1 / 2)

今天,天刚亮,白苗苗来到猪圈,发现独眼老头子正坐在猪圈外面的墙底下,倚着墙壁,抱着两腿。

白苗苗说:“爷爷,你怎么坐这里呀?现在天气冷了,早晨有露水呢,地上很冷的。”

老头子没好气的地说:“你倒知道天冷了不能坐地上,却不想想你的猪,它们现在每天晚上还躺地上睡呢!它们不冷嘛?一点也不知道疼惜畜牲!”

白苗苗委屈地说:“我不知道怎么样给猪保暖呀?”

老头子说:“我知道你不知道。今天我来这儿,不是就是来教你的嘛!”

白苗苗听了,立刻向老头子请教。

老头子说:“你啊,现在就去山上割草。不是割猪吃的草,是割那种长得又硬又长的草,可以用来烧火的那种。”

白苗苗点头应和。老头子打量打量白苗苗,觉得这小身板儿干这种活计可能累着,就又说:“你要是觉得麻烦,去割河边芦苇也可以。芦苇高啊,不需要太弯腰就能割。”

他说:“然后,你把割下来的草晾在地上,晒上几天。等草晒成黄色的,干巴的。你就把它铺猪圈里。”

白苗苗说:“明白了。”

老头子想了一想,又说:“你还不能把草直接铺猪圈里。如果直接铺猪圈里,猪乱跑乱动,很快就会把草弄得满地都是!你要用砖头,把猪圈里的一小块地圈起来,再把草铺进那一小块地里。这样,猪就不会弄得满猪圈都是草。晚上,猪跑到那里睡觉,就不会着凉了。”

白苗苗,听了老头子的话,就先拿了镰刀,到河边去砍芦苇。

然而芦苇可硬了,你用镰刀一碰,它就往后一摇,摇回来还打到你脸上,根本砍不动。

白苗苗一只手握住芦苇上端,一只手了挥镰刀,砍了五六下,才砍倒一棵芦苇。

大概,老头子力气大,不觉得砍芦苇费力。可她力气小,砍不动哇!

白苗苗没有办法,只得上山去割草。

割草还是比较容易的,虽然一直弯腰有些累,但总没有割芦苇那般费劲了。

“苗苗姐,你割草干啥呀?”狗剩远远地看见她,问。

白苗苗说:“天气冷了,在猪圈里垫点儿干草,这样猪暖和。”

狗剩就过去帮白苗苗割草。

他的动作比白苗苗利索多了。同样的时间,白苗苗割的草只有他的十分之一。很快,她就放下手中的镰刀,垂手而立,看狗剩割草。

割完草,她和狗剩一起把草运回村里,放在的空地上。

“这样不行,”白苗苗说:“这个季节风太大,草很快就会被风吹走。”

于是,他们就找了一座没人居住的旧平房,把草晾在房子后面的背风处,狗剩还拾了些石子,撒在草上,防止草被风吹散。

弄好了,狗剩和白苗苗唠了几句,就回家去。

白苗苗想起宋淳,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病好了没有。

正想着,却看见宋淳正向她走过来,他来感谢白苗苗给的药。

白苗苗看他的样子,像是刚在田里干完活。她说:“你刚刚不发烧了,不应该现在就去干活。”

宋淳说:“今天大队长组织去收获玉米,我不好不去。”

白苗苗说:“不差你一个。”

宋淳温和地说:“白姑娘,你知道的,最近大家都听说要恢复考试,都在做准备。我如果这时候请假,别的知青会以为我在偷偷学习。”

宋淳说着,轻轻笑了。

白苗苗叹口气,她知道宋淳作为一个外来人,自然不像自己有父亲有兄长,过得舒服惬意。

白苗苗说:“那你也要悠着点儿,别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