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修鞋、修自行车这些,应该在街道路口处摆摊。路口人流量大,顾客方便。
而这里之所以聚集这么多修鞋、修自行车的师傅,是因为同行业的人聚在一起,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谁家的自行车坏了,谁家的鞋破了,都知道这个地方,都到这里找人修。这里的价格也公道,不坑人。
白苗苗问一个修鞋的老师傅:“师傅,哪里是卖牲畜的呢?”
老师傅回答:“你要买牛,你就往东走。你要买羊和猪,你就往西走。不过,姑娘,在这里卖牲口的,都是村子派来的。你也只有是村子派来的,才能买。
“明白了,谢谢师傅!”白苗苗道了谢,向西边走。
然而,她在西边走了一圈,看了形形色色的大大小小的牛,就是没发现奶牛。
她问一个卖黄牛的女子:“大姐,奶牛在哪里卖呀?”
那女子一开口,吓了白苗苗一跳。
她的声音粗哑,正是之前隔着墙告诉白苗苗怎么进入农贸市场的那位,之前光听声音,白苗苗还以为这是个男人呢。
女子说:“那大花牛呀,和买骆驼的在一块儿地方!”
她用手指指东边,又把手指头向北一弯,示意向东走再向北走。
又说:“要你买牛的话,买俺家的牛多好!俺家的小牛力气可大了!”
白苗苗笑着说:“谢了大姐,我不要黄牛。”
白苗苗根据女子的指引,终于找到了卖奶牛的地方。
她一看到那几头牛,就心生欢喜,这牛多好呀,皮毛顺滑,身强体壮。
它们被关在大笼子里,悠闲地吃着草。
看着出卖家是很心疼这几头奶牛的,给它们吃的草都是新鲜的青草,不是像普通牛一样喂干草。
这个时节,新鲜的青草还很稀少,牛主人一定是走了很多荒野地,才割到这些青草。
白苗苗四顾,找不到卖牛的人。
她就问旁边一个卖骆驼的大叔:“大叔,您知道这些牛的主人在哪吗?”
大叔回答:“他差不多每天早上来一趟,喂了牛就走。然后中午再来喂一次。”
“噢。”牛主人不在,白苗苗有些失望。
“你别急。在这儿等上半个小时,他差不多就该来了,”大叔说,“这人本来卖牛挺积极的,结果几个月都卖不出去,被打击到了,所以懒了。”
看出白苗苗对那些牛感兴趣,大叔好奇地问:“姑娘,你看这牛有啥好呀?花色俊?”
白苗苗说:“这些牛可能耕不了地,但它们本来就不是耕地用的,它们有别的用处。”
大叔笑了:“我知道,那人跟我说过,说这牛特能产奶,还说什么牛奶的营养价值高。我说啊,它营养价值再高,也没人买。为啥?因为口味不习惯呀。”
这时,一个瘦瘦的年轻人背着一箩筐青草过来了。
大叔说:“小张啊,快来!这姑娘对你的牛感兴趣!”
年轻人放下箩筐。
他长了一张很稚气的脸,还有一双大得有点奇怪的眼睛。眼睛太大了,让他无论看谁,谁都觉得是在瞪自己。
白苗苗说:“你好,我想看看你的奶牛。”
年轻人听到这话,有点儿惊讶。他很快热情起来,打开笼子,拉出一头牛,给白苗苗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