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伸手一捞,把翠娘捞进怀里,摇椅吱呀吱呀,似有些不堪重负。
两人挤挤,倒也能挤得下。
“反正咱们也没孩子,爹娘的手艺八成是传不下去了。”杨柳说着大逆不道的话。
“唔。”翠娘有一搭没一搭,想着今晚要吃啥。
“顾想容此人,我是听说过的……前些日子不是托人给你带了些昭通红糖?说是也是他们折腾出来的。”
“红糖倒是不错。”翠娘总算应了一句。
“索性日日也无事干,不如……”杨柳话没说完。
半晌,翠娘没听到声音,这才回神,无所谓道:“你想干什么就干呗,横竖咱家就这些东西,随你折腾。”
杨柳艰难转身看她。
翠娘一双柔夷撑住他的嘴角,杨柳也不恼,随她拿自己的脸乱玩。翠娘咯咯直笑,松了手,揉揉杨柳的脑袋。
“要是干不成,老娘的怀抱里留着位置给你哭。”
杨柳哭笑不得,翠娘从拥挤的摇椅上艰难爬起来,怕拍手,嘟囔道:“做饭去咯。”
杨柳也不答,抬头看着天撒癔症,然后听到灶房中传来一声“小柳儿”,又翻身起来匆匆去看娘子。
腌鱼捣酱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杨柳本就有家传基础,加上阮恬恬的方子简直如虎添翼。他调了几版,想着也不便总是去顾府,便让翠娘送上一趟。这一趟从天亮送到天黑,杨柳吓得以为翠娘出了什么事,一敲顾府的门被领进去,才看到自家娘子和那位夫人正咯咯笑得欢。
阮恬恬等了几日等到腌鱼,鱼还没吃几口,和翠娘却一见如故。她见杨柳找来,实在舍不得让翠娘走,干脆一起留了两人用膳。
翠娘落落大方,杨柳却因为厅中多坐了一个顾云浑身紧张。翠娘见状,不动声色给他夹了筷吃食,让他暂时转移了注意力。
饭后,阮恬恬和翠娘继续说鱼产加工的事。杨家父母自儿子辞官起就不再管事,早把手艺传给了两人。水产之法,翠娘说得如数家珍,头头是道,阮恬恬听得不亦乐乎,只觉许久没遇到如此志同道合之人,只想立刻拉着翠娘去开厂。
顾云很久没见阮恬恬这么高兴了,她身边下人多、伙计多,朋友却少。就算是贺夏萤,恬儿也是当了半个妹妹。如今她与翠娘,倒是罕见的投机。
如此,顾云心里也高兴,看杨柳的目光也带着几分亲近。杨柳也是读圣贤书长大的,辞官并不是因为没本事。顾云三言两语,倒是问出了闽州官场的二三碎事。
“……然如今闽城府衙大多都是陈林两氏族人,若是没有他们,府衙可能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