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事情经过
既已决定,便不再耽搁,阿莫牵了两匹马连夜出发,程老六也放出了饲养多时的信鸽。
这些信鸽皆是在上京养大,年初的时候被唐大刀带往杭城,这尚是第一次使用,谁也说不出好坏。
这一番忙碌下来已过寅时,程老六双眼略带血丝。阮恬恬下午是休息了一番的,倒不特别困。她犹豫了一下,道:“要不……”
“不用。”程老六像是知道她要说什么一样摇摇头,他眉间全是牵绊与忧愁:“明日我需正常去福余堂。”
阮恬恬心思一动,问:“是何人盯着你们?”
程老六蹙眉,满是无力感:“我觉得……是永乐商号的人。”
烛火噼啪,议事的屋中有丝闷热。再次听到永乐商号的名字,阮恬恬也忍不住皱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要从年初说起。
众所周知,永乐曾是大启第一商号,仗着身后有三司使,一度敢无视地方官员。而南方,则是永乐商号的大本营。这里的一切错综复杂,江南第一城重遥城中,官府十个人,八个便与永乐商号有关。
杭城是受永乐商号影响最低的一个城,这也是为何唐大刀会选择杭城作为福余堂据点的一个原因。
尽管如此,杭城之中,大大小小也有十多家永乐商号名下的铺子,从柴米油盐到胭脂水粉,寻常食肆到勾栏瓦舍,样样不缺。
富贵院中呈上证据后,圣明天子彻查永乐商号。没多久上京城变,太子登基,登基后又几次彻查永乐商号。在此之下,永乐商号分崩离析,无数家铺子改头换面,再无当年繁华。
然,这只是表象。
重遥城中,依旧处处都有永乐商号的影子。就连杭城之内,那些改头换面的铺子,也总是同一步调。
不过永乐商号是开铺子的,福余堂专心搞物流运输,两者本来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无事。唐大刀来南方之后,走访八座城池,亲自招兵买马,在各个地方建立分堂,然后将中心划在杭城。
他手持福余堂的八成盈利外加五谷到访赚得银两,很快组建了几支马队,同一时间在南方搞起物流。开业初期,唐大刀以低价高品质笼络了不少客人,不过这里本就经济发达,官道平坦驿站繁多,八城之间往来商队不在少数,福余堂只是沧海一粟。
幸亏福余堂版图辽阔,即可直达上京,又能走到北方诸城,吸引了一些需要做长途生意的商号的目光。唐大刀靠着阮恬恬传授的营销手段,捆绑式打折式等等等全上阵,才与几大商家签署了运输协议,算是在南方略有了一些名气。
按照原先与阮恬恬商议的计划,这个时候,福余堂就可以展开第二步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