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新的糖品(2 / 2)

他们对于糖的甄选一直很严格,有些不行的都会被打回去。这么收了几次下来,大家也明白了慢工出细活,过了一开始的急躁阶段,手艺越来越精进,加点东西,显然不是问题。

但五谷到访是自家的店铺,毕竟是用来盈利的,阮恬恬对于货品的要求定要更高一些。

“找几户活细的,”阮恬恬沉吟一下道:“给铺子里的糖,一定要头等,多些银钱也无碍……定好人,再说加东西的事。”

赵昭点了点头。

等赵昭走后,阮恬恬开始思索自己铺子的事情。

如今昭通城里能制糖的人家已有六十多户,目前归梧城铁家能解决这些糖的销路。但随着产业扩大,铁家那边总会饱和。他们开了上京的路线后,也要将其余路线打通。

唐大刀每月都会给阮恬恬寄信,信里都是福余堂的营收。如今福余堂已经打通了大启十多个城池,寄送的东西大抵分为三类:将士家书、商队承接以及个人物品。其中,就如他们预料的那样,商队承接是最赚钱的。

虽然缓慢,但福余堂一直按照预想发展。五谷到访现在大多数货物运输,都能用福余堂的商队承接。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除了打通路线,他们在红糖的熬制上也可以更进一步。红糖熬得时间久,就会变成有焦香味的黑糖。黑糖虽不如红糖甜,但也不会腻,日常来喝更能让人们接受。制作的功法再精进一些,他们就可以尝试加工白糖,到时候又是另一个价格了。

阮恬恬希望昭通的糖,是可以多方面发展的,这样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

有了这个心思,这次收糖她便多操心。阮恬恬更想找到那些平日里就精心的,而不是因为她提高了价格,变得更上心一些的。

糖收了三日,哪些人家糖好,哪些人家普通,一目了然。

赵昭拿了名录过来,上面写了十户人家的名字。为首正是孙三百,也是老熟人了。

阮恬恬忍不住问:“这孙三百不是在糖车坊吗?家里的糖一点也没落下。”

赵昭一段时间没在昭通城待,对此也不是很了解,倒是一边帮衬的道:“孙哥家里精细着呢,孙嫂也是悉心的。”

阮恬恬便点了点头,打算明天拜访一下孙家。

然而她和孙三百毕竟没什么私交,贸然上门也不是个事,便去隔壁找了贺夏萤。贺夏萤知道她在上京开了间铺子,拍着胸脯道:“刚好我有东西给他们,明日我们一同过去。”

阮恬恬不禁感慨,有个贺夏萤,还真是好办事。

第二日,两人专门等了糖车坊散值后的时间到孙家。这地方过年的时候阮恬恬来过一次,此番似乎又变了样,院里整整齐齐堆放着甘蔗,榨汁少不了废料,但孙家院子里却干干净净,女主人收拾的十分妥当。

阮恬恬一看,更满意了,毕竟食品安全也是个大问题。

孙三百和婆娘刚吃完饭,见到贺夏萤和阮恬恬到访都是一愣。孙三百忙起身拄拐,孙娘子也站了起来,迎道:“大小姐顾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