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第一批糖(1 / 2)

第一百九十章第一批糖

是夜,赵昭从文府出来,吐出一口气。

候在侧门的车夫见状,赶忙牵了马过来。赵昭身上带着酒味,摇了摇头:“走回去吧。”

归梧城不小,从文府走到驿馆,怎么也得半个时辰。车夫闻言犹豫,赵昭抿唇一笑,琥珀色的眸子里似有流光:“你先回去吧,我去办点事。”

他这么一说,车夫放下心来,嘱托几句后便自己驾马车离开。赵昭独自走在路上,微风吹散了酒意,耳边是市井生活的声音。

这事终于办成了。

铁娘子的家族在中原有着不少铺子,其中不乏一些米铺,米铺中也捎带着卖些盐和糖。大启的糖被牢牢把握在几个闽南家族手中,一斤糖卖多少钱,都是他们说得算。

若昭通城真有制糖之法,若他们能源源不断提供红糖,铁家愿意做这笔生意。

当然,生意人讲究一个“利”,他们肯收昭通的糖,昭通也得给他们合适的价格。第一次做生意,为了交个朋友,铁家愿意以四百文的价格收走赵昭手上的两百斤糖。但是接下来若长久合作,那糖价肯定要降。

话里话外,铁娘子知道赵昭不是最终主事的人。她想从赵昭这里搭条线,与福余堂的人谈谈。

赵昭没有一口答应。

他跟着义父走了半年商队,对于行商中的利润再清楚不过。若要将一斤糖从西南运到中原,路上所花费的钱财必然不小。可若是将一百斤、一千斤糖从西南运到中原,所花费的银两并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恐怖。

甚至可能只是在一斤糖成本的基础上加了那么一两成。

铁家原本是中原大户,铁娘子嫁到归梧城,也是一次与家中商队出行时与文文结了缘。她嫁来之后,这条商队路线越走越顺,每次能运不少东西。

他们想要低价,但赵昭不想给。

铁家以四百文一斤的价格收购红糖,贩卖到中原也肯定能赚钱。但他这边还要计算从昭通到归梧这段最难走的路,在保证昭通百姓的前提下给福余堂些许盈利。

四百文,就是底价。

况且,福余堂既然开到了归梧城,那便是要立堂口的。

晚风吹得赵昭越发清明,他思索了一路,脑里有了大概章程。等回到驿馆,又收到了个好消息。

“昭哥!今日我们又去北市看了,寻得了一处不错的铺子!离市口只有半柱香路程,后面还带了个小院!咱们搭几间房,兄弟就能凑活住。”

赵昭一听,眼睛一亮。

忙活了大半个月,总算有落脚之地了!

翌日清晨,他也没顾得上卖糖,直接去了弟兄说得那处铺子。铺子有些破旧,铺面极小,但就像大家说得那样,后面的小院着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