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博朗城
博朗城不算大,常驻人口不足五万,驻兵只有三千。
然而在全城受灾的情况下,这五万人的吃喝拉撒便成了首要问题。
有人抢救被水淹的米面,有人烧水熬药,有人去一家家搜寻失踪的人……整个博朗城仿佛一个巨大的齿轮,一圈带着一圈,缓慢地转了起来。
屋檐残破,水中漂浮着破烂的东西。树木的枯枝在风中摇摆,哭声悠长而惨淡。
天渐渐暗了,城北点起了蜡烛。老人小孩被移到了略为干燥的室内,温热的稀粥和冒着蒸腾热气的草药让他们感觉到了一丝人间的温暖。
累了一天的士兵席地而坐,用木枪撑着自己靠在墙边熟睡。他还未歇的同僚将水扫了出去,又将厚厚的砂石当做堤坝,让那些水不再进来。
每个人的脚都泡的惨白,哪里都是湿的,夜风一吹,便忍不住哆嗦两下,打出几个喷嚏。
阿郎觉得自己冷得厉害。
他今年十五,已算不上小孩,在洪水中与自己的亲人走失。他找不到爹娘,看不见幼妹,吸溜着鼻子强忍着泪,在大人们挤出来的空地上蜷缩着。
他竟然搬了三袋沙,左西军说了,那砂石可以让水流不上来。
天黑的时候,他去讨了碗粥。粥是黄褐色的,米粒却很饱满,一碗下肚,让阿郎舒服的打了个摆。
他已经两天没合眼,他太累了。阿郎计划着,等明天一早他就回城南去,兴许爹娘和妹妹已经回家了呢?
想到这,他忍不住露出个笑。然而他太冷,笑到一半,又开始声嘶力竭的咳嗽。半大少年身材羸弱,整个胸腔都在震动。他怕惊扰到旁人,用拳头抵住了自己的唇。
好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结束时,阿郎移开拳,突然看见手上挂了几分鲜红。怔忪之间,他听到有人在惊呼:“你还好吗?”
阿郎晕晕乎乎抬头看去,那人穿着一身靛色长衫,明暗摇摆的灯火下,是一张倾国倾城的脸。
就像天山的仙女一样。
这是阿郎最后的意识。
阮恬恬出去一趟,又捡回了个人。
他们没有什么灾后章程,琐事太多,想到一个问题,就必须去解决一个问题。好在左西军治军有方,刘启之才景等人又是走南闯北之辈,层层指令颁布下去,竟然少有出错。
一天的功夫,城北清理出了可容纳千人的空地,征用了几十栋房屋。将士们从粮仓中拯救出了若干粮食,足够整个博朗吃上半月。
有人负责储水,有人负责熬药,有人去收治病患,甚至有人去专门挖如厕的渠。
他们按照阮恬恬和医者的建议,层层石灰洒在这些地方,防止疾病滋生。
“收治了三百二十六人,”从上京来的医者躬身道:“算上这小儿,三百二十七。”
“大多都是伤寒之症。”苗医也补充道:“有些是因为水患受了伤,如今药材充足,基本上都已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