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的世界(2 / 2)

布局未完之前,不可泄露消息。

私售兵械一事本就没处理完,顾云身上再压一件重任,眼见着又开始忙碌了。而阮恬恬在审核了五谷到访近期新品之后,跑到白罗村中照顾自己的果树和蓄水池。

蓄水池旁的树被砍了几棵,视野更加宽广。村民们按照阮恬恬的吩咐,在底下铺上了一层石头。这些石头都是大家找了好几里地,从河床里背回来的,可花了大功夫。

他们还是不能理解阮恬恬的做法,但阮恬恬给钱,大家也都不再多说。

蓄水池底垫得很平,紧接着便要涂一些石灰。

古代很多东西都是不传之秘,不拜师学艺的人根本不懂怎么做。连最简单的糊墙来说,如果你不是这个行当里的人,完全没有地方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幸好阮恬恬上辈子研究过有经验,知道大致比例。

《天工开物》记载,最容易涂抹蓄水池的东西叫做三合土,一份石灰两份河沙和黄泥,再用糯米汁和猕猴桃汁拌匀,不必夯打便很坚固。阮恬恬当时很疑惑为何要用猕猴桃汁,还专门做了个实验录了一期视频。

结果表明,加了猕猴桃汁的确实更坚固一些……不过不加果汁的质量也不错!

猕猴桃汁太奢侈,他们做个普通口味的三合土就行!

早前在云中城,刘启之找个石灰可是花了大功夫。然而上京中却似乎什么都有,才景已然将大量的石灰准备好了。

阮恬恬没有砸那些匠人的饭碗,将方子公之于众。她带着才景等几个自己人将三合土调制好,又请了村民来涂抹到蓄水池中。

为了防止三合土凝固,众人的动作必须快。涂抹的时候没有什么顺手的工具,有些村民干脆拿手直接上。

阮恬恬看着想劝,却也劝不动,只能自己叹了口气。

花了一整天的功夫,蓄水池终于涂抹完毕,只需等待着三合土阴干,然后再下几场雨,他们便能解决山上浇水的问题。

看着自己设计出来的东西,阮恬恬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然而今年的夏天仿佛要和她唱反调,明明已经进入六月,却一场雨也没有下。不仅上京如此,北境更是从四月起就没见过雨水。除了南方还是零零散散滴几滴外,大启境内一片干旱之相。

河流里的水位逐渐下降,各地通判不约而同上报朝廷,户部的折子堆满了桌,大司农熊元水又开始愁掉头发。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京郊大营兵械失窃一案终于有了结果,那些失窃的兵械全部被运出上京,卖给了周边的山贼。伙同作案的几个富家公子全部被押入大牢,京城中几家欢喜几家愁,一些平日里鼻孔朝天走得现在各个夹着尾巴。

只靠几个小辈能完成完整的运输链吗?阮恬恬不禁觉得好奇。顾云听后摸着她的头发,缓慢回答:“新皇登基……需要杀鸡儆猴,但不能赶尽杀绝。”

这件事背后肯定还有其余身影,但天子势单力薄,权力未能完全归拢,他们只能放慢脚步。

现在大家共同担心的是大启的旱情。

不知从哪一日开始,民间渐渐冒出一股声音,称当今圣上并不是大启正统,也没有能力统管整个国家。左西大将军被刺月余,朝廷却一点说法也没,让人觉得十分窝囊。如今的不降雨,正是惹了天怒。

都护卫闯入茶馆抓了几个人后,大家才渐渐闭了嘴。然而谣言这种东西,源头难找,最容易霍乱人心。你越是禁止,越在阴暗的地方如蔓藤一般野蛮生长。

钦天监推算好了日子,等圣上祭天求雨。

可宫墙内的那位,心里却开始叛逆。

楚悠想不通,天不下雨,难道真的怪自己吗?他的母亲是个宫女,他从出生就不受待见。靠着个皇子的名号磕绊长大,得了富贵院的照拂才平平安安。宫中人尽皆知,圣明天子有多厌恶他的男生女相。甚至诸位皇子夺嫡之时,都没人将他当成敌人。

一切都是造化弄人。

可是凭什么?

凭什么只因他生了一副女子的面孔,就要活得比别人更难一些?

楚悠不想祭天,仿佛一旦妥协,就是承认自己连老天也不喜欢一样。

钦天监的奏折被压在最后,楚悠又抽出西南密报。消息都是顾云整理好递给他的,刘启之深入西南与贺春明联手,一暗一明,总算找出了猫腻。

偏偏这个猫腻,他们暂时动不了,只能等他自己露出把柄。

清冷的宫中安安静静,宫女们的呼吸压得极低。楚悠闭上了眼,只觉疲惫。明明没做过什么,却连这些伺候的人都觉得自己阴晴不定呢。

“殿下!殿下慢点!”

突然,一阵吵闹声打破了宁静。楚悠睁眼,看见昶儿迫不及待跑进了御书房。后面跟着的下人没追住,只能驻足于门外,一个个吓得脸色苍白。

而昶儿却浑然不觉,他捧着一盆花,小脸上满是激动地红晕。

“花开了!父皇!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