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最让阮恬恬高兴的是,这条路完全是福余堂自己走下的!
唐大刀一月递一封书信,如今整个北境都开始接受“物流”这一新奇的东西,所运送的东西多以商号货物和边关将士书信为主。古代家族之前离得很近,除了远嫁的妇人之外,个人之间少有物品可寄,这一点是阮恬恬之前没想到的。不过幸好,如今的北境只要有寄货需求,大家都会想到福余堂。
唐大刀这几个月带着商队走了一趟南边,南边不似北境,路途多山多水,运输难度增加了不少。不过有之前的经验,他们也开阔了南边几个城池之间的货物运送。
这次前往上京的是唐大刀的小弟,名字叫做马齐,曾经跟着唐大刀走遍了北境。除了给阮恬恬运送货物之外,他更是一路参谋着云中城到上京的这条路。
厅内,穿着短打的精壮男子道:“东家,我这一路走来,发现越往上京越繁华。人多,马车多,商队也多。那固原城中更是热闹,他们甚至也有运往北境或是南边的车队。”
阮恬恬从云中城来上京便是走得同心固原一线,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那处的确繁华。”
马齐便憨憨一笑:“走之前接到唐哥的嘱咐,让我一路留意着。我看啊,固原城好做据点!我们可以先在固原城发展起来……不过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阮恬恬没有什么不能听的:“你说。”
马齐挠了挠脑袋:“东家,我看那水路要比咱们陆路快得多的!而且固原城的商队都说,走水路不伤货!”
古代的路不好,马车走得也磕绊,一路上对于货物的损耗非常大。而水路则不同,基本没有损耗,但是水路价格不低,一般人都负担不起。
马齐自言自语道:“要是我们有条水路就好了。”
阮恬恬思索片刻,觉得这事还是要询问一下顾云,便道:“这个先不急,既然选定了固原城,便先在那里安好据点。”
马齐点头,咧嘴一笑:“东家放心!我走的时候已经差人留意了。唐哥都跟我讲了,三个月内,咱必须在固原城立稳脚跟。”
阮恬恬忍俊不禁,也不知道唐大刀是如何培养的这群小弟。
马齐没住顾府,而是被安排到了五谷到访的“员工宿舍”。临走时他留下了一本册子,上面罗列着福余堂在各个城池据点的地址和负责人。北境十六城中,福余堂俨然已经入驻了十五城。而南方也清江、建安两城也赫然在上,难为唐大刀把每位负责人的生平都写了下来,阮恬恬看了许久,直到顾云回来也没看完。
顾云觉得稀奇,凑在一边看了看,赞叹道:“娘子快要打下大半个大启了。”
阮恬恬瞪他,哼唧道:“你这么说不怕你娘子掉脑袋吗?”
顾云莞尔。
阮恬恬合了册子,又看唐大刀的来信。南方诸城因为山川河流地势的原因,货物运输多走水路。而水路常常被大家族垄断,外来的福余堂很难插上手。
这和马齐遇到的问题差不多。
阮恬恬眼珠子一转,问顾云:“大启的水路……是怎么个走法?”
顾云挑眉,阮恬恬嘿嘿一笑,凑过去亲亲。顾云这才破功,刮了下阮恬恬的鼻子:“看来娘子只有有事问为夫的时候才肯主动。”
“害,”阮恬恬撒娇:“那还不是给咱们家赚钱!”
“水路多由漕运司管理,”顾云回答道:“漕运司管不到的地方,江湖漕帮。”
漕运司统管大启河流,若是要行船,必须要有漕运司签署的文书。在大启中,较大的流域一般由漕运司直接收取税银。小一点的地方,便有漕卒,说白了就是把这个河段承包给个人,个人来收取“过路费”。
往往大的流域,又分朝廷的船和个人的商队,你可以选择自己的船运,也可以选择将货物交给朝廷或者商队。
大启河流千千万,总是有那么几条朝廷管不到的。这时候就出现了漕帮,江湖漕帮掌管某一条水路,那做的就是垄断的生意。
阮恬恬算是听懂了,无论如何,这都是块大肥肉啊!
可惜这块肥肉不知道能不能吃进自己的嘴里。
她心里估摸着,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顾云,而是问:“西南这几日如何?今日去五谷到访还听桂三嘟囔呢,连宝儿也喊着要去参军。”
左西大将军的逝世,刺激了整个王朝。男儿参军的士气高涨,怀着那丝愤怒,人人都想要为将军报仇。
然而朝廷直到如今,还没查出来这帮刺客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
顾云摸着阮恬恬的头发叹了一声:“贺春明戒严了整片西南,情况怕是不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