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辰突变(2 / 2)

顾云露出一个不太好看的笑容,拎着两人的包袱丢给才景,带着阮恬恬上了马。

“……原本想与你过一个只属于我们两人的生辰,”顾云将她抱在怀里,呼出一口气:“抱歉。”

阮恬恬莞尔,在顾云怀里找了个舒舒服服的位置靠着:“原本我也没打算过生辰。”

顾云脸上这才带了些笑容,扬鞭启程。来时走走停停花了大半天,回程快马加鞭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顾云先将阮恬恬送回了家,才急急忙忙进宫。这一去,便又是一宿没回。

翌日一早,还是刘启之先带回了消息。

左西大将军五十来岁,从北境回来后身体便不太好,但每月仍坚持着亲自在边关巡视。五月十七,是将军亡妻祭日,这位巾帼女将与将军青梅竹马,战场相识,去世后也埋骨在西南边关。将军每年都会挥退众人,带着小菜与妻子独处一会。

谁知道竟然出了事情。

刺客隐藏在山林之中,不知蛰伏了多久,只等着将军饮了酒卸下全身戒备时倾巢而出。二十余人各个蒙面,武器上淬了见血封喉的毒。

最后还是小贺将军带人赶到才稳住局面,然而左西将军已然受了伤,只匆匆留下几句部署便咽了气。

小贺将军连夜部署,几道密令发出,西南边陲气氛立刻紧张起来。而他所预料的也没错,这群刺客显然有备而来,很快便放出左西大将军遇刺身亡的消息。

阮恬恬脑筋转得快,不由自主想得更多。若此时刺杀只是西南一处的异动还好,如果是与北川有勾结……此事怕是不妙。

圣明天子重文轻武,左西大将军历经三朝,同辈诸将陨落,而小辈却还没能成长起来。

大启无将。

阮恬恬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担忧,忍不住往紫禁城的方向看去。

御书房中,天子眼中满是血丝,顾云神情也带着一丝疲态。

“按春明信中所言,大将军的事情瞒不了多久。”

贺春明虽是武人,但心思难得细腻。密信中坦诚父亲的死亡最多只能瞒过五日,五日后情况便不可估计。大将军生前对西南诸镇部署的极为严密,短时间内出不了乱子,只是此事很难让人不怀疑,刺客的目的不在西南,而在上京。

“依云卿看,这是意外吗?”天子俊美的脸上带着一丝清冷,玄色锦衣更让他显得羸弱孤寂。

顾云摇摇头,两人对视一眼。

先帝暴毙,太子临危登基,政权本就不稳,全靠宰相与大将军倾力支持。失去了将军的庇佑,若是西南再乱……恐会有人生事。

到底是谁?

“小皇子的事情不能再瞒了。”

太子登基后,昶儿被秘密养在宫中。无论有没有人听到消息,只要一日不将昶儿封为太子,大启江山便一日不稳。

这也是为何先帝就算再讨厌小儿子,也不得不将这个仅存的儿子封为太子的原因。

天子闻言,脸上总算有了表情。他微微皱眉,用手指揉着鬓角,默不作声。

封了太子后,国脉一事无人再提,但昶儿却会一日比一日危险。

“我……我怕我护不了他。”

天子眼中浮现茫然,改了自称,看向顾云。

若干年前,他也是这幅表情,将自己的独子交给了他最信任的下属。

顾云很平静,他道:“圣上,您必须要护得住他。”

御书房中除了滴漏的声响,再无人说话。金碧辉煌的殿内,他们是君臣,也是友人。门外,太监宫女恭敬伫立,冷峻的侍卫持刀巡走。

天子闭眼,轻声道:“卿所言甚是,来人——宣旨!”

顾云垂头,侧身让开,太监扣门而入,奉笔侍郎铺好圣旨。

成华二十九年五月,大启战神征西大将军被刺身亡,举国皆哀。天子宣旨,追封征西大将军为一等护国公,世袭罔替。其子贺春明承父爵位,接虎符,于西南边陲三次跪拜圣上,势要守大启河山,抓出凶手,替父报仇。

一时之间,西南边陲人人皆兵,不知多少男儿弃笔从戎。

同日,天子诏书,立嫡长子楚昶为太子,朝中顿时一片哗然。

六岁的太子穿上繁复的宫服,被天子牵着手,第一次出现在金銮宝殿内。他放眼望去,光可照人的地上,黑压压跪着一片人。随着天子的一声平身,众人起身,他最为亲近的阿兄,笔直站在那里。

他的目光里似有鼓励,却少了一分慈爱。天子牵了牵他的手,楚昶便收回视线,随父走到龙椅前。

数十年后,开创了大启盛世的明武帝经常会回想起这一幕。他的阿兄,他的老师,他的云卿。

他也会想起嘴里甜软的点心,想起那个总是宠溺抱着他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