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未曾圆房(2 / 2)

“不能说,”顾云趁其不备飞速在娇妻嫣红的唇上嘬了一下:“但要亲。”

阮恬恬忍俊不禁,将他推远,自己又跑去卸妆净面了。

不说就不说吧,管他呢!

她这样想着,心安理得上了床。然而第二天早上,阮恬恬发现母娘看她的目光不对了。

慈爱、愧疚、心疼,种种种种汇聚在了一起。煎熬的一顿早餐结束,阮恬恬怒吼顾云,但顾云早已跟着唐大刀溜到云中城,独留阮恬恬一人在家抓心挠肺。

最后,阮恬恬实在受不了母娘的目光,也跟着赶鸭的唐宝溜了出去。

东村,人们享受着丰收前的喜悦。云中城的通判却远道而来,他在马上见了阮恬恬,赶紧下马行礼。阮恬恬见他后面的推车上坠着不少东西,都用稻草掩盖,目光中便透露了好奇。通判见状,掀开稻草给他看:“是城里打出来的第一批农具,大人喊我先来云中城进行推广。”

阮恬恬心道桑若羽果然脑子灵活,这一段时间村里盖猪舍,不少人体会到了新式农具的好。官府直接来东村推广,竟是连“试用”这个过程都省了。阮恬恬想着,索性帮人帮到底,带着通判去找村长。村长一见是官府来人,赶紧迎着倒了茶水。一听是农具推广,便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如今村里的青壮年都是猪舍帮忙,大家又移至村尾。阮恬恬走得时候大家还在挖坑,这将近一个月,猪舍都开始垒砖了。

通判诧异:“这是在干什么?”

村长解释了,通判更加愕然:“这么大一块地,全用来养猪?还给猪盖房?”

谁家的猪不是棚子里自生自灭着,给猪盖房真可谓头次听说。

“给猪盖房,猪开心了才能长得更肥,长得更肥便能卖更多银子。”村长说着歪理。

通判无语,只得跟着看,然后更加惊讶的发现,大家见了村长只是习惯性的打招呼,见了阮恬恬却异常的热情!

“阮娘子!”

“东家!”

“阮小娘什么时候回来的?”

阮恬恬也十分自然跟大家打着招呼,喊道:“休息休息,云中城的官老爷来给大家说好消息啦!”

通判便上前将换农具的事情说了,有忙活的村民听到,忙问:“可是跟阮小娘家的一样?”

“老葛指导着做出来的!”阮恬恬趁机帮腔:“一样的!”

“那我家要换!”

“我家也来!”

“都有什么东西,需要补多少银钱?”

一时间,众人热情高涨,纷纷要回家拿自家的农具来换。通判没想到如此顺利,再一次震惊了。

“这,这……”

阮恬恬看他傻了,赶紧小声道:“支桌子呀。”

通判赶紧喊来衙役支桌。他们这次只带了十几样东西,想着花三天劝大家,没想到半天就全部换光了!

等晚上回到云中城,通判还像做梦一样。

割稻前,几乎整个东村的人家都换了农具。等水稻变得金黄,阮恬恬便亲自拿着崭新的长杆镰刀割下了第一簇稻!在所有流民的欢呼声中,他们迎来了第一次丰收!

这片土地承载着太多人的感情,老李甚至喜极而泣,崔娘子也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泪眼盈盈。正是这片土地,让他们这些无根的浮萍有了容身之地,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这种成熟的喜悦,阮恬恬上辈子经历过很多次,每一次都是感动满满。

当天,阮恬恬拿了最先割下来的一小点水稻,去壳脱粒,做了一顿喷香的大米饭!

流民们花了三四天的时间,将稻田收割完毕。所有的稻谷堆在“厂房”中,引来了不少人围观。原因无他,这阮恬恬种出来的稻米太好了!颗粒饱满,空壳率极低,仅五亩地就收出了十多石,是普通人家想都不敢想的。

而且那还是下等田!

一时间,大家纷纷来找她讨经验,阮恬恬也毫不隐瞒,说出了种稻的技巧。

“水很重要,有了水和肥,下等田也能变上等田。”

有人泛起了难,那竹管看起来就贵贵的!

“官府会帮大家铺设,”阮恬恬又笑:“只要每家派出人去干活,官府就会帮大家,不要银钱!”

这么一说,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有了阮恬恬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谁还会说铺管道灌溉是无用功?之前还有人酸这样浇水种不好地,现在睁眼睛看看这顾家的庄稼长得多好吧!

于是,等通判再来东村的时候,受到了所有村民的夹道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