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插秧(1 / 2)

41

三十出头的男人抖着手,浑身每个汗毛都因阮恬恬的提议炸起来了!

“东,东家?”

“嗯?”

阮恬恬不解唐大刀怎么会怎么大的反应,疑惑道:“还是说这里面有什么?我们盘不下这些铺子?”

唐大刀一口闷掉杯中的剩余茶水稳定心神,脑里飞速盘算着,嘴上喃喃:“我想想……”

阮恬恬静静喝茶,脑里也在想着。

如果按照现代思路划分,云中城在大启属于二线城市,城里地价尚在接受的范围内。阮恬恬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打听过,顾家那么大一个宅子差不多能卖七十两。而普通农家,一年的收入差不多在二十两上下。

她简直不敢想顾家以前是多么家大业大,母娘败了那么多月手中还剩下了五百两银票……

要不是母娘败得快,这文估计得种田改宅斗……

他们从云中城搬到东村,又是买院子又是买地,还顺便收流民盖房子。看似花钱如流水,实际上吃着米价上涨的红利,又加上有唐大刀这个精打细算的管事,其实根本没花多少钱。

阮恬恬不太了解那几个米铺的价格,但估摸着总归盘得下。

与其做遵守规则的人,为何不去制定规则呢?

打工仔永远没老板赚钱哇,供应粮铺不如直接开粮铺!

唐大刀飞速计算一番,永乐商号地段最好的铺子一年租金是二十五两,按照他们现在的行情,差不多是他们加工麦粉两个月的收益。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然而开铺子要关心的不仅是租金……进货卖货之间全是门道,更别说这种与粮食有关的生意,都是要和官府挂钩的。

能做吗?

唐大刀的心脏砰砰跳。

他是行商,靠着贩卖杂物赚钱,一年在家待得日子不过一月。他最大的梦想就是盘下一家店,稳定的养活家人。

“做吧,唐大哥。”阮恬恬轻声道:“等水稻长成了,咱们还能自己卖。”

唐大刀的手心都在冒汗,他极力压制着自己的情绪,努力让语气平稳下来:“可是,可是我们从没有开过铺子,那些进货的门路我们都不知道……”

阮恬恬歪着头帮唐大刀分析:“你说永乐商号到处都有,那一定是京中的大商家了。朝廷要处理这种铺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如果能确定他们真的要倒,这段时间你大可接触一下下面的这些商人。”

唐大刀咽咽口水。

阮恬恬一笑,仿佛不把这当做件事。她站起来准备去找母娘,轻飘飘对唐大刀道:“唐大哥,你行的。”

唐大刀头皮都在发麻!他哆嗦着,眼前似乎炸开了花。

自己行吗?

行的!一定行的!东家都说了,他唐大刀可以的!

阮恬恬留唐大刀在那里思考,自己扣了扣母娘的门。顾母应声,阮恬恬推了门进去。

这屋虽比她的屋大些,但因有不少昶儿的东西,显得很满。

阮恬恬开门见山,对顾母道:“母娘,我想在云中城里盘几个铺子。”

顾家以前是有铺子的,可惜被大房二房骗了个干净。顾母看过账本,也知道铺子来钱快。她听阮恬恬这么说,倒没有很惊讶,只是问:“恬儿想盘什么铺子?”

阮恬恬将唐大刀的见闻说了,回答:“粮铺是现成的,而且我们自己在种地。如果几个月后收成好,我们根本不愁粮食。”

卖给朝廷或者别的米商赚来的钱,远远没有他们一手售卖来得多。

顾母被骗纯粹是因为被丈夫和儿子保护得太好心地善良,并不是真正的傻。她听了阮恬恬的话,稍一沉吟便笑道:“母娘支持你去做。”

阮恬恬自己的性格里带了些强势,便非常喜欢柔软又温柔的女性。母娘让阮恬恬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她忍不住撒娇道:“万一赔了怎么办啊?”

顾母捂嘴笑,看着阮恬恬半是爱怜半是忧伤:“赚钱本来是男儿家的事,家里剩得银子也是云儿赚的,理应都是你的……母娘让你吃苦了。”

阮恬恬没想到自己勾起了顾母的忧思,赶紧安慰道:“哪里的话!跟母娘在一起可幸福了呢!再说……郎君会回来的。”

母娘眼睛有点红,含笑点了点头应道:“是,云儿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