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远道而来的戏班子(2 / 2)

黄白楼不会是喜欢张清凡吧!

晚上的时候,我跟黄白楼还真就应约去了张清凡家那边,因为今晚上张清凡家的村子里面来了个戏班子。

其实说起戏班子,这种走南闯北跑江湖卖艺的,在这个时代就跟阴阳先生一样,几乎已经被淘汰的差不多了。

第一是年轻人很少有听戏的,再有就是大家空闲的时间也少了。

也就是在北方少部分村庄里面还保留着逢年过节的请个戏班子来唱唱戏的习俗。

今天虽然说不是什么节,可村里面据说来了一个从南方一直跑江湖跑到东北的戏班子,所以村里面没事的男女老少们都准备出来凑个热闹。

我跟黄白楼两个人到村子的时候天都快黑了,人家戏班子都搭好了台子准备开始了。

我跟黄白楼还有张清凡一个人拿了个小马扎坐在村子的戏台子底下瞎聊天。

你别说,每个村子里面的戏台子虽然说平时就是个嗑瓜子唠嗑的地方。

可这到了真事上的时候还真就挺有用的,戏台虽然说不大,可也分了前后台和上场门下场门。

我跟黄白楼坐在下面的时候还聊来着,这个戏台子一看就有年头了,台子上面的顶棚我都感觉要是拿根棍一捅就能捅漏了。

台子两边的红柱子左一块右一快的掉着红漆漏出里面黄色的木头,就跟衣服上面有补丁一样。

我跟黄白楼还有张清凡三个人坐在台子下面嗑瓜子,张清凡自从没了张皮子一家的纠缠以后,整个人的气色都看着好了很多。

聊天的时候也开始有说有笑的,我看着张清凡的样子心里面也是送了口气,这个样子才是一个年轻的小姑娘应有的状态嘛。

至于张皮子一家,可能是被我收拾的有点惨,那晚上的经历到现在都还没过去那个劲,听张清凡说这一家人现在没事的时候根本就不出来,天天就在家里面待着。

这样也挺好,至少我是乐的清闲。

“冤大头!冤大头!开始了开始了!”

黄白楼隔着张清凡冲我喊了一声。

我听见后台的锣鼓家伙一响,台上一个大黑脸脑门上顶着月牙的包公就出现在台上。

随后后台又上来几个画的跟妖魔鬼怪一样的人开始绕着台子跑。

“冤大头!这啥玩意啊?怎么还有往台下跑的呢?”

黄白楼看了一会之后,看到台子上面的演小鬼的几个人竟然往台下窜疑惑的说到。

我盘着腿抓了一把瓜子,一边磕一边鄙视的看了一眼黄白楼。

“这你就不懂了吧!”

“嗯?袁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张清凡也是看的一头雾水,见我说话之后赶紧问了一句。

我笑了笑吐掉了嘴里的瓜子皮。

“这是早年间就流传下来的规矩。”

随后我就跟黄白楼和张清凡稍微介绍了一下关于戏班的规矩。

自清朝开始,戏班子为了生存开始走南闯北的跑江湖,每到一个地方的时候,为了讨个吉利,也为了保平安,便会在开戏之前来上这么一出包公捉鬼的戏。

包公咱们不用多说,清正廉明不畏强权,好的不能再好的一个人了。而且据传说中,包公白天审阳间之案,夜晚便审阴间之案。

所以也就有了包青天白天审人夜晚审鬼的说法。戏班子的班主为了防止在戏台上出现什么意外,也是因为到了一个地方之后,不知道戏台或者剧场有没有鬼怪。

便在开戏之前,来上这么一出包公捉鬼的戏码,为的就是震慑小鬼,使其不敢捣乱。

这场戏按照说法是弄得越热闹越好,动静越大越好。结束之后,班主还要给演小鬼的人每人一个大大的红包。

因为据说演鬼的人在来完这么一出戏之后会大病几天,拿个红包就是为了冲冲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