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蓄势(1 / 2)

从长安宫墙春明门进入道政坊,七拐八拐,进入一个小胡同。

蔡记米店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小胡同里,穿过碎石子铺成的小路,天刚下过小雨,街道低洼处到处漂浮着鸡粪和新鲜的菜叶。

蔡玉泉从记事起就一直在道政坊玩耍,对这些小巷里弄熟悉无比,早就对这些见怪不怪。

第三天了。

蔡玉泉口中喃喃说起这件事,蔡记米店虽然目前剩余的稻米足够卖到月底,但是蔡玉泉生性谨慎,对任何事情一直喜欢提前做打算。

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是石子巷中经营最大的米店了。

蔡玉泉一早出门就去东市最大的米店采购稻米,奇怪的是他每到一家规模还算大的店铺询问稻米的价格,都是被告知都被顺裕隆订购了。

蔡玉泉心情烦恼,多年的店铺经营经验让他意识到事情可能不会那么简单,眼下飞蝗基本得到控制,听说是一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出得主意。

他与几名老友闲聊得知,这名书生不仅仅是做出了凤凰酥翅这道菜、听说还发明了什么四步法灭蝗,蔡玉泉摇头一笑,书生做的?

眼下,他又想起了另外一件比较有趣的是,听说在长安县的一个农庄里,有一个人种了一种食物,产量惊人。

蔡玉泉对此事感到颇为讶异,眼下要采购的稻米没有着落,他决定明天抽个时间去那个地方看看,是不是真有传言说的那么神乎其神。

蔡玉泉撑起手中的黑布雨伞,脸上的阴沉一扫而空,他听到了自己女儿的读书的声音,咿咿呀呀。

人之初、性本善。

蔡玉泉越来越接近房屋,眉头微皱,越觉得读书的声音不对劲。

往常芊儿这丫头都是诵读是千字文一类的,怎么今日换了一种?难道是今日学堂的先生刚教的。

蔡玉泉躲在窗户底下听了一会儿,心里暗自惊讶,似乎是比千字文一类的更深奥一些,蔡玉泉没有上过学堂,所以素来对这些道德圣贤文字心生敬意。

到得最后,听到屋中有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在纠正着蔡芊。

这下子蔡玉泉再也是压抑不住心里的好奇,推开门走了进来。

入目看到,那是一名穿青衫读书人模样的男子,手里正拿着毛笔,并不是如当下学童高高拿起,无名指抵在笔管上,而是靠近毛笔的笔尖,用中指固定。

嘴中正在絮絮叨叨说着一大堆蔡玉泉听来惊世骇俗的话:什么执笔无定法、学堂的先生也有说错的话的时候、你觉得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圆的还是方的?

小姑娘蔡芊,五六岁的年纪萌萌看向面前这个身材颀长的年轻男子,一脸懵,努力理解面前男子说过的话,但努力了一会儿还是放弃了,因为听不懂。

小姑娘是觉得面前这个类似学堂先生的年轻人虽然长得不过,但是毕竟在说胡话,他说的自己一句话也听不懂。

随即,就看到自己爹爹回来了,小姑娘蔡芊高兴大喊一声,小跑着扑向蔡清泉:爹,你看,这是这位脑子有点糊涂的哥哥交给我的字,你看。

蔡清泉没有在意眼前的陌生人,也跟着笑着回应一声:芊儿今日有没有听学堂先生的话,今天学堂教的是什么内容啊?说来给爹听听。

蔡清泉接过来蔡芊递过来的纸,接了过来,入目所至,蔡清泉微微惊讶,这字似乎?

他往日见到的大概都是方方正正的楷书、汉隶类似的,此时乍看见另外一种奇怪的字体,有点好奇字体细、尖、窄。

这种字体每一个笔画看起来都是那么奇异,不协调,但偏偏组合在一起又具有了别样的美感。

他顿时被这种字体吸引。

随即看向面前青衫书生,这名男子一袭青衫、眉清目秀、正笑呵呵看向自己,蔡清泉拱了拱手:不知小郎君何事,驾临寒舍?

掌柜的,你好,在下江枫,我今日来是来和掌柜的谈一桩大生意的。

蔡清泉听见对方奇怪的问候,再次看向这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