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为虚,置身局外。却是一旁的八音君子在说话,这倒是和靖远帝国的散形为影,聚影为形秘术有颇多相似之处。
这时候就连盼着云卿快输的书君子也不得不正视当下的情况,神色郑重地看着场面过文师侄的耳目,这小子果真有几分实力。
既然如此,你赶快劝他们停手
八音师妹高兴得太早了点儿吧。书君子立马打断他,文师侄的武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这一招之所以会失手,是因为他怒火中烧,阻碍到仁善这块修炼基石。只要他领悟到了这一点,那姓袁的小子未毕是他的对手。
但作为文君子的长辈,大家也都明白,文君子这人,外宽内忌,阳善阴恶,要他在这种情况下冷静下来,恢复仁善的本质,恐怕会很难。
书君子摇了摇头,轻声说了句要他明白这一点,恐怕难于登天。
听了这话,八音君子轻描淡写地一笑,正准备说什么,却见书君子一脸肃穆地盯着战局,却也不好说什么,也只得认真地盯着战场上的两人。
看着云卿身在泼风刀刀力所不及之地,潇洒地站在地上,神情自在,如处寻常,文君子忍不住问子对北武林的武学也深有研究啊。
此语一出,众人才反应过来,云卿方才
使用的武功兼具南武林以虚化实与北武林以实化虚之长,他是如何学得北武林武功的。
这在人类历史上,有书帛记载的,不会超过五个人。
两种截然相反的内力,要以血肉之躯来承受,势必要铜筋铁骨,经过天地间各种刑罚的历练。
而这袁公子小小年纪,竟能将这两种力量调和得如此协调。
北武林的武功来源,恐怕要归结于云卿在九龙山修习的那段时间。
九龙山为南北武林的分界点,除了它在地理上的特殊原因外,更重要的,却是它是南北武林武学的分界点。
云卿在九龙山修习了一年有余,以南武林武学为引,自然而然地沾染上了北武林武学的气息,假以时日,北武林的武学已成了气候,大有与南武林武学一较高下之意。
至于他是如何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武学调和得恰如其分的,这都得归功于他从玄灵真人那里得到的枯芽草,也就是人们说的神魔缓冲液。
此物有调理精气之能,抟和阴阳之力,平服正反之奇,实是天地间一大灵根异种,多少人求之而不可得。
云卿却不正面回答他,而是旁敲侧击,专门激怒他是儒仁门的君仁天下宾本身就不行呢,还是有的人比较笨,连一个小小的破落户都制服不了,真是让人笑掉了大牙,还怎么在天下扬名立足呢。
文君子再次中计,怒上加怒,双手一挥,泼风刀如拚命虎贲,在文君子的操纵之下,如箭,如矢,带着强大的风劲儿,以瞬移千里之速猛冲而去,直指云卿。
这一招威力甚大,纵使云卿的近身搏斗之术以速度见长,却也知道,这一招已经避无可避。
眼见泼风刀有御风破云之能,云卿立马运起捆风捕云之术,以天地为笼,以日月为绳,芸芸巨力灌注四遭,欲以困兽之法囚禁泼风刀。
岂料,泼风刀的去势甚急,若猛虎下山,若鸢飞九天。
只闻砰的一声,泼风刀刀尖抵在了云卿手掌的一寸之外,竟将云卿的捆风捕云之术轻易化解。
云卿身体如风中落叶,飘向后面,撞在一根门楹之上,眼冒金星,若非捆风捕云之术威力不小,此刻恐怕他早已葬身在泼风刀之下。
不过,云卿的反击之力也不小,泼风刀经巨力一撞,在空中转了几个圈儿,不听主人的使唤,斜插在地上。
能空手接住泼风刀,这袁少爷的功力当真不浅。说话的是育人君子,这几乎都可以和当年的剑妖公子相提并论了。
御龙谷有这两兄弟,复邦有望啊。艺君子也开了言。
八音君子嘴角皱起一抹笑弧倒可以用这两兄弟牵制膜佛窟。
不知道怎么的,一向与八音君子针锋相对的书君子此时也赞同其她来师妹说得对,御龙谷与膜佛窟是世仇,如果这两兄弟重振御龙谷,那对我们北武林是福非祸。
难得书师兄有这点儿觉悟。八音君子嘲讽道。
哼哼!书君子淡淡一笑,看来,这场武斗无论是我们赢了,还是输了,对我们儒仁门来说都是大大的有利。
八音君子道输了的好,这样一来,那姓袁的小子就会名声大振,对他凝聚人心,招买实力,大大的有好处。
书君子却还是坚持初衷,我倒是想知道这姓袁的小子到底有几斤几两。
缓解了许久,云卿但觉神识渐渐醒转,缓缓走过来,不过,你想靠这点儿本事打败我,恐怕还是异想天开了。
文君子目光骤然森冷看看你有几条命给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