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昨天,他们才刚刚能够生产出高氮硝化棉而在此之前的硝化棉只能用来制造赛璐璐。
而随着高氮硝化棉的生产另一样化学品也就必须要提上日程了,那就是乙醚。
乙醚由乙醇制造。
由于黄相爷的关系肖恒得到了一处不错的酒曲工坊也得到了制酒的资格。
所以现在肖恒已经开始大量生产高纯度的酒精了,只是这些酒精的成本还是太高了些。
由于乙醚本身存在危险性所以肖恒单独找了个通风好的屋子,并且打开了窗户和电扇自己则和喜根都带上了玻璃面具、背上了呼吸袋。
严格按照实验室的安全要求执行了每一个步骤最终肖恒终于得到了一瓶纯度较高的乙醚。
等肖恒和喜根回到实验室那边的时候,他们已经对那一整包硝化棉完成了处理。
这些硝化棉经过了仔细的清洗,而清洗后留下的溶液也没浪费,而是贴上了标签进行回收再利用。
接下来肖恒再次带着硝化棉回到了制取乙醚的实验室利用乙醚和酒精的混合物将硝化棉溶解胶化并在其中添加入樟脑粉和石墨粉,慢慢将其调制成黑色的黏胶状物体。
然后就是等晾干了。
硝化棉加入钝化剂樟脑之后,其性状比较稳定,不用担心其在较高的温度下自燃或者受到撞击后爆炸……后世的枪支发射药基本都是硝化棉,而这种经过处理的硝化棉就是大名鼎鼎的单基发射药。
硝化棉作为一种无烟火药其爆炸后生成的烟雾和固体物质较少,能够有效降低火药烟气对于枪管内壁的腐蚀也能减少弹药卡壳的几率。
等肖恒他们中午回来的时候,那一盘单基发射药已经足够干燥了。
肖恒将它切成小条然后放到切粒机里将它细致地切成长约一毫米,样子有如自动铅笔芯的颗粒状火药。
当单基发射药被制造出来的时候至少在发射药上肖恒所拥有的科技树已经和现代很接近了。然而比起现代那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火药肖恒他们制造这么点发射药所付出的代价就太高了。
首先这个年代的酒精就贵得离谱其次硫酸、硝酸不仅昂贵,而且由于生产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关系,其产量规模必定不可能太大。
虽然棉花非常便宜,但前两样就已经将这种单基发射药的成本拉到天上去了!想要大规模装备部队目前看来是不太可能的,不过让肖恒的那把小手枪复活却没什么问题。
自从肖恒在南宋站稳了脚跟之后,这把手枪中剩余的5发子弹肖恒一直都没有使用,而到了现在他也不准备再动用这5发子弹了。
目前这把手枪已经进行了改装,其撞针部分变成了一个迷你火花塞,而手枪套筒下面原本装备战术手电的位置则加装了一块电池。
当然这样的结构也需要子弹的配合。
肖恒让王铁锤冲压了一批黄铜弹壳出来,这些弹壳原本放置底火的位置被一片纸壳所代替了。
当手枪扣动扳机的时候,撞针首先会刺破纸壳,随后火花塞通电点燃发射药,最后火药膨胀做工将弹头射出去。
除了“战术手电的位置加装了电池”和“撞针变火花塞”这两点之外,这把手枪其他的部分都跟原来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