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名叫龙山门,因城外不远处有龙山而得名。门楼叫做“九阳楼”,飞拱斗檐,上下两层,与大东门的“宾阳楼”建筑模式一般无二。
虽然城门都有军兵把守,但其主要是对进出城门及夜间游荡者搜查登记较严,对白天在城内游览者基本不怎么过问。在两天的时间里,李来亨基本转遍了荆州城的大街小巷,在其军营周边的茶肆饭馆多有走访,得知其原来的防守军兵不足三万人。加上最近调来的火器营,总人数超过了三万人。
在游览中,他最感兴趣的是荆州关公祠,因为关云长曾任荆州太守十余年,保过一方平安。在其去世后,荆州民众在其原来的卸甲山帅府旧址集资修建了关公祠。该祠修建在荆州古城南门内西侧砖城墙和内侧土城墙之间。其山门高大,飞檐翘角,碧瓦红墙,朱红色的大门,盯着黄色的铜钉。门前有三十三级台阶,源于“三月三日开天门”的民间传说。说如果跨过这三十三级台阶,日后就会一步一个新台阶,步步高升。
正殿内塑有坐像和其子关平、关兴的立像,与别处不同的是关公此像头戴汉巾,身着汉袍,左手捋须,右手拿着一部《春秋》在专注默读。
后殿内是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的塑像,真人大小,栩栩如生。在祠堂后面一个小校场上,有一尊身高丈余的花岗岩立姿石像,左手拂髯,右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极目远眺,仿佛喝道:“关某来也!”
李来亨正在游览,忽听有人说:“黎公子,原来你也在这里?”回头一看不由得愣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感谢“取名好麻烦”、花满楼66、萧號等书友支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