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迟迟不肯答应,几人也瞧出他们并非是不想去,而是碍于种种原因不敢去,怕给女儿舔了麻烦。
再几人轮流的劝说之下二老还是有些犹豫:只是我们这点稻谷还没收完呢,要不等收完了我们自己过去行成吗?
时韵拒绝道:不能,我们现在就将稻谷收了打了带回家去。
天已经这么晚了,要是再耽搁一会只怕天黑之前你们都回不了家了,而且你们现在还没吃饭,我们这里不若我煮几个土豆给你们吃了垫垫肚子再回去。王氏道。
时药道:不怕的,姥姥,我们带了夜灯还有火把的,还带了米和其他不少吃的,原本是带来给姥姥姥爷的,但是现在我们要把你们带回家去了,所以我们今晚可以拿出些来做晚饭吃。
是啊,姥姥姥爷,其他的你们就别担心了,我们现在就将稻谷收了带走,今晚就搬家。
在几人三番四次的劝说之下二老终于应下了,时启明便带着两个儿子开始收稻子,李氏和时药做饭,二老在一旁带着两个小家伙。
哎哟,老李,这是找来女儿一家来帮忙收稻子啊?说话的是一个年纪和李承乾差不多的老人。
李承乾笑呵呵应道:是啊。
那老人道:好啊,有个女儿就是好啊,这要是就你们两老人家收得收好几天呢。
因为东西不是很齐全,所以只能煮点稀饭。小锅不是很大,但若是煮一锅稀饭也够他们饱饱的吃一顿了。
这这怎么还下这么多肉在里头?米是不是也放多了些?少放点米多加点水也够吃的了。王氏瞧了瞧时药的动作,忙劝道。
李氏道:娘,没事的。这儿锅灶不齐全,要是齐全得尽煮米饭的。如今家里比以前好过了不少,主要是药药的功劳,小丫头啊就是家里的小福宝。
那就好,你过得好那就再好不过了。王氏欣慰叹道。儿女能过上好日子便是他们毕生所愿了。
其实淑华他们才来的时候她就瞧出一些了,穿的是棉布衣,瞧着神态也比以前白胖红润了不少,想来这日子过得定是很不错的。
稻子收割好,稀饭差不多也煮好了,一家人就那么坐在田埂上饱餐了一顿。
晚饭之后便是要收拾一下准备搬家,二老也没有什么东西,那湿漉漉的被子不要了,就只拿了锅碗和稻子还有几件农具便出发回家了。
王氏瞅着那小草棚子叹息了一声:这里我们也住了半年多,虽说是简陋得很,但心中还有些不舍。
其实不舍的也不是这个小草棚子,而是这个他们生活了快一辈子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有不少的回忆,酸甜苦辣咸。
时药左手牵着王氏,右手牵着李承乾。姥姥姥爷,不用担心,以后你们要是想这里随时都可以来看看,反正两个村子距离也不是很远,一天就可以来回了。
时韵看着时药带着二老走在最前面,他偏头问李氏:娘,待会路过舅舅家还要不要进去瞧瞧呢?
李氏道:不进去了吧。
时程问道:那姥姥姥爷所受的这些就这么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