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止与太子南肃辙彻夜流连于风花雪月的场所,这消息传到了皇帝的耳中。
早朝上皇帝含沙射影了此事,文武大臣没有人敢插话。
一个个都面色凝重,自从肃亲王卷土重来之后,朝堂就暗涌流动。
以至于在皇帝六十大寿这日,爆发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内务府的宦官当众行刺了军机大臣徐长坤,事成之后宦官吞了毒药自尽。
按照皇宫的规矩一个宦官太监能够出席皇帝的寿宴,首先要调查祖宗几代人。
入宫前的身份,曾经在哪个宫里做什么职位,甚至接触过什么人都是要彻查的。
看似死无对证的案子,却触了皇帝的霉头。
谁都知道军机大臣徐长坤少了一个胳膊,他是东宫太子的眼中钉。
宫廷宴会的近卫军都是太子一手安排的,出了这样的事情他本就逃不开,更别提死的人是徐长坤了。
刑部和督察院根本没办法追查什么,但是徐长坤的妻儿跪在宣德门前痛哭流涕,搅得不得安宁。
皇帝不得不追查一番,将寿辰当日负责的禁军与亲卫军都收押到牢里。
太子南肃辙有监国职权,自然可以旁听审讯的相关事宜。
他很清楚杨清止必定和此案有牵连。
聪明人都知道这猝不及防的暗杀为肃亲王和东宫太子之间的角逐拉开了序幕。
徐长坤的死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毕竟肃亲王肉眼可见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
皇帝心里也明白,林知渝的‘死’彻底改变了杨清止。
他虽心里窝火,却也知道太监与党派的势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内宦祸国,自古如此。
“太子殿下,这是拿到的供词。”负责审讯的督察院御史将按着红手印的供词递给了南肃辙。
“先放着吧,你将那服毒自尽的凶手相关记录也都拿来。”
“下官明白,请太子爷稍等片刻。”御史转身去拿归档的册子。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南肃辙的面前多了几张纸。
南肃辙抬手,周围服侍的奴仆悉数离开。
安静的气氛中,只有南肃辙翻看纸张的‘唰唰’声响起。
自尽的太监在六年前就入宫的,两年前才有资格在御前侍奉,来往密切的人少的可怜,而且爹娘是苍云郡的百姓,死于匪寇之手。
最离奇的是原本要服侍军机大臣徐长坤的并不是此人,而是宫女吕茹。
南肃辙看到这个名字时,有点熟悉的感觉,可是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等他又让人查询了吕茹的身份后,顿时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