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止、苍云郡郡守、副将监军这三个人代表着三个党派,在这半个多月来,始终维持着表面该有的平和。
暗涌流动,波云诡谲之态也就此来开了序幕……
“郡守大人不必再送了,今日一别,他日再聚。”杨清止拉着缰绳上马,对着苍云郡的郡守抱拳告别。
紧随其后上马的副将监军看着杨清止芝兰玉树般的身影,无声的攥紧了拳头。
两日后,一行人天不亮就抵达王城,偏巧这日是霜降,东风裹着冷霜,寒意扑面而来。
杨清止身上穿着轻甲,一路同行抵达皇宫的承德门。
“肃亲王请下马!”
按照古云国的规矩,王侯将相抵达皇宫的承德门必须步行入内,不得乘车马。
杨清止轻盈落地,侧身看向副将监军:“这一路委实辛苦,今日总算是能给陛下复命了,辛苦监军了。”
“恩,肃亲王别客气,我们本就是臣子,为民为君分忧是分内之事。”副将监军走到了杨清止的身边,近乎耳语的说道:“这一路,肃亲王真是让本官长了见识了。一会儿要到御前复命,太子殿下有些话想要小的提醒肃亲王。”
杨清止并不意外,“但说无妨。”
“千万别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副将监军冷笑着打量面前的人,那眼神带着清冷的敌意。
“哦?”杨清止不着痕迹的笑了笑,瞥了一眼身边经过的兵马,稍微偏过身子,“那就多谢监军的好意了。”
此时接近入早朝的时辰,陆陆续续有百官进入承德门,在瞧见杨清止等人时,脚步都一滞,顿时有些步履不稳。
不过这些官员也只是怔楞了一瞬间而已,转而都面色不改的前行,心里嘀咕着今日朝堂之上怕是要热闹几分了。
南肃辙这个太子早做好了准备,他可不会任由杨清止的势力越做越大。
在百官跪拜行礼之后,皇帝陛下唤了杨清止,询问了苍云郡的状况,又例行称赞了几句。
话里话外是褒奖杨清止。
杨清止毕恭毕敬的施礼,“郡守大人身经百战,有他亲自做阵指挥,臣才不会束手无策,不敢妄自居功。”
“天恩浩荡,皇阿玛这般贤明的帝王,体恤百姓疾苦,苍云郡自然会苦尽甘来。”众多言官都开始溜须拍马。
南肃辙这个太子也趁着这个档口插话,“肃亲王也所言不虚,儿臣记得这位苍云郡的郡守大人曾在不同的职位上任职多年,看来此行肃亲王必定由郡守大人指点,学到了不少,等早朝散后,儿臣要请教一二才行。”
他所谓的‘请教’别有深意。
“好,太子这般虚心,朕深感欣慰。”皇帝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