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制衡(1 / 2)

“哦?朗朗乾坤,居然有这等事?”杨清止蹙眉,抬头望向金銮殿的皇帝,福身施礼,“皇上不妨先看看证物。”

太子南肃辙也点头赞同,“皇阿玛,这联名血书确实不容小觑,若是在王城京都都发生在何等草菅人命之事,确实要彻查一番才好。”

内务府总管立刻躬身,从军机大臣徐长坤的手里接过了证物,小碎步挪动的还挺快,眨眼间就拾阶而上,呈到了皇帝面前。

没等皇帝一看究竟,总督姚万钦‘咚咚’两声叩头,“皇上,臣并未听闻商贾联名血书一事,实乃失职。”

“别急着请罪,年纪大了,难免会顾此失彼。”皇帝让内侍官给两江总督赐座。

杨清止琢磨不透皇帝的心思,但是也不打算发表意见,他很清楚世家本侵蚀朝堂的利益本就是沉疴之症,皇帝比他更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却不得不用尽手段制衡彼此。

御人之术的重要性,毫不逊色与带兵打仗。

等皇帝看完之后,手里的血书已经卷成了一团。

联名的商贾名单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占据了一小半,之前惩治苍云郡的案子,这几个名声在外的商贾出钱出力,如今不好寒了他们的心。

皇帝隐约猜到了其中的猫腻,余光扫过不争气的两江总督。

他面色不渝,“这么多年来,两江的商贾生意做得如日中天,还不忘记为枉死的同行伸张正义!朕深感欣慰。总督姚万钦,你是老臣子了,了解规矩,让人将这半年来港口记录的通牒文书呈上来。”

“遵旨。”早有准备的姚万钦立刻吩咐下去。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厚重的文书账册被呈了上来。

“朕老眼昏花,这东西呈给肃亲王吧。”皇帝懒洋洋地抬了抬手,指向了杨清止的位置。

姚万钦神色一变,下意识的看向太子。

连夜造假的文书,很容易查出问题来,本以为皇帝会将此案交予太子南肃辙全权负责的。如今却点了肃亲王的名字。

南肃辙也有点意外,可他倒是沉得住气。

杨清止早料到了皇帝会这么做。

昨日皇帝刚刚允诺太子殿下进入中书省,今日总不能又将这么大的案子交给太子办理。

“皇上,此事是军机大臣率先发现的,按规矩要交给吏部或者大理寺才对,臣愿意辅助查案,绝不敢一人定夺。”杨清止态度谦逊,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

“既然如此,为了公允起见,交给大理寺吧,有任何进展随时给朕汇报。”皇帝本就是试探杨清止的态度,更何况吏部侍郎是肃亲王的拥护者,岂会让他占尽便宜。

大理寺办案,任何细枝末节之处都会写成折子上交中书省,这等同于太子南肃辙与杨清止共同负责此案。

林知渝在记忆宫殿之中,通过冰鉴上的画面,看到了今日朝堂上的暗流涌动。

她嘴角直抽抽,“这个皇帝昨晚就知晓了此案,明知其中的蹊跷之处,却还是选择偏袒亲生儿子,果然和我猜测相同。我还以为天下的帝王都是六亲不认,为我独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