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阆中少年丁甄(1 / 2)

千鹤纪 西渡家的侍劔 1476 字 2020-12-19

在阆中发生中级地震以后,城市中有几栋老旧建筑坍塌破碎形如瓦砾废墟,造成了数百人受伤,数千人无家可归,数十人风逝湮灭……在挖掘搜救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小孩和他的土狗,在废墟现场默默地清理瓦砾和搜索可能的幸存者!

搜救行动期间,阆中的世家土豪在市衢搭起了凉棚,免费提供粥饭和炊饼,官府在西雝学宫提供免费的临时住所可供栖息,还有无数市民自发收留一些妇孺寄宿在自己家的耳房度过艰难时光。

一只土狗奔跑在小巷,“小白……”少年在后面悠悠叫唤,那只二岁半的白毛土狗驻足回望,摇头摆尾!

在白毛土狗的琉璃般的獣瞳,映照出天光云影逝水流年,清澈地令人自惭形秽顾左右而言他……土狗小白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蜀山的世界,在少年的身边,土狗小白十分快乐地做自己,这是一只快乐活泼健美的小狗。

“阿甄,你吃了麽?”一个蹲在门前的女生问道,少年点点头,兀自笼手溜达在海角天涯,对啦,凡是阿甄所在的地方,就是浪迹天涯,就是泛海东巡,就是嘿嘿……心中的天界!

许多年以后,当阿甄回想起这个冥夏,就会莫名其妙回到这个小巷,在斑驳树荫流淌的毛绒绒的午后光阴之下,忽然见到一个红袄女童,蹲在一家小店檐下,店铺大门紧闭,惟一侧小门虚掩,小女孩儿袖手怀抱,悠然蛰伏,整个轮廓弯弯的背脊燕弧略显肥禾,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不是寂寞,不是快乐,不是楚楚可怜,好像甚么都不是,就是没心没肺地虚度光阴,可是很漂亮,不可名状的美,漂亮,洒脱,一点点飒哎,虽然圆圆的脸蛋好像有一点邋遢,却不掩天生丽质,十分潇洒地说了一句话:“阿甄,你吃了麽?”

少年的名字叫做丁甄,住在阆中北郊的一座废弃的烧砖瓦的破窑洞里面,他和他的狗就好似生活在天界一般,吃公社的饭,住废弃的城,遨游在窑洞外流淌的嘉陵江水煙,携带小白游泳拿鱼,弹鸟驯蜂,好不逍遥自在呃。

在帝国千万年的衍变进程中,可谓災患频仍风雨飘摇,难得四海平晏风调雨顺的时候,所以自古以来人们相见甚至顽童相见,第一句唱喏永远是:“嗨,你吃了麽?”

在炎热的冥夏,有时候感到精力过于充溢,就扛一根棒棒,到渡口去帮船家商贾搬运货物,挣一点碎银子,买一点猪肉再采摘一把野菜,煮一顿饭好好犒劳自己一番,这是羲唐的混世魔王程咬金的style,要吃一点营养的东西,才好在某一天施展“三板斧”神功欸!

丁甄的丁,来自家丁的丁,壮丁的丁,当然也可以是五丁开山的丁,丁甄的父亲应该就是当年为蜀王开凿石牛道的五大蜀山力士罢。

据说五大蜀山力士荣归故里,均得到关中秦女的赏赐嘉配,那么丁甄的母亲应该就是秦女了那。

这个甄就是秦女的姓氏,从瓦从垔,“瓦”指陶器“垔”即“西土”……乃是指帝国西部地区终南山地界的关中一带,当为陕、甘、青地区的人家。

根据古老的“盖天说”宇宙模型理论,甘肃沙漠地区相当于“台风”的“台风眼”所在地。

关中地区相当于“台风云樯”所在地,这是帝国五行术士邹衍的宇宙观的看法。

所以“垔者西土矣”相当于盖天说宇宙模型的“天地旋转中心”,引申为“旋转”,“垔”与“瓦”联合起来表示“旋转的陶器”,那么丁甄的母亲的家族就属于制作陶器的部落哩。

所以在帝国的词典,甄者:陶轮也,就是制做陶器用的陶质转轮,引申义可以是:

1、陶器制品,用陶轮制作的陶器制品。

2、观察陶土的可塑性,用调整陶轮快慢的方法,观察陶土的细腻度和拉伸性能,鉴别其可塑性。

3、鉴别、识别、考察、选择、选拔人才的尺度。

4、秦国军阵的叫做“甄阵”的圆形阵列和某种拒战格斗的策略。

《汉书·董仲舒》:如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晋书·周》:军阵的左右两翼,乃使将军李恒督左甄,许朝督右甄。

蜀山棒棒兵,其实就是挑夫和纤夫,是对一个特定群体的称呼,在蜀山河流渡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爬坡上坎,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牦牛尾毛编织的纤绳,沿河游荡揽活,他们来自乡村,乃流动的临时搬运工,被商贾船家称为“棒棒兵”,乃是蜀地独有的文化符号和光阴印記。

不过丁甄的随身器械,乃是的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牦牛尾毛编织的纤绳,这一纤绳也是西藏牧童的乌朵的制式,乃是用牦牛毛搓捻成粗毛线,再编织成毛辫。

毛辫上端有一个直径为三寸的套环,使用时将套环套在中指上,中间编一块巴掌大的椭圆形"乌梯",是用来放石块、土块的牦牛尾手工编织的投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