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走后,御书房内只剩下了舒瑶和福临。
舒瑶依旧战在门口,尴尬道:那个我是不是打扰的你们了?事实上,很明显的事。
福临起身,来到她跟前,傻瓜,你来的正是时候。拉上她的手朝桌案前走去。指了指满桌的奏折,示意给舒瑶
看。
舒瑶不解,后宫不得干政,福临不可能不知道,可他现在又是什么意思,不确定道:让我看?
福临看后有什么想法可以直说。舒瑶能和他一样想到削藩这一策略,早就说明她并不是只有小聪明而已。
看就看,耸了耸肩,抬手便要起一本奏折,忽觉有什么不对,这桌上奏折虽多,可若仔细一看,不难发现,其实是
整齐的分成了两摞,又想到福临昨日便和百官商讨,今日有事,想必定是为此事有所争执,轻笑着放下了奏折。
福临怎么?
舒瑶笑道:不用看,我也知道上边写的些什么,是不是削藩的事有人不同意?这种桥段,舒瑶在电视上没少看
没想到事实上还真的就是这样。
福临转身,坐在了桌案下的台阶上,道只是有人就好了,现在看来,朝中大半官员都不会同意削藩一
事。
为什么?舒瑶奇怪藩王佣兵自重,更何三番野心勃勃,若不削藩,迟早会成为心腹大患,这些道理他们不会
不懂,为什么会不同意?说着,也坐到福临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