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和好?(2 / 2)

姬徴摇摇头

“后果我真的不敢想象,就按刚刚他们俩的冲动劲儿。”

“主要是他刚刚真的太过分了,他要是还来,我估计还像刚刚一样冲动。”

江管彤冒着火气开口。

姬梵依旧没有说话,走过去到江管彤身边坐下。

认真的看了看江管彤。

看着姬梵审视自己的眼神,江管彤心一下开始慌了。

看不见的时候倒还好,姬梵这样看自己反正也感觉不到,所以没什么,现在自己能看见了,看着别人一直盯着自己看,怎么感觉怪渗人的呢?

江管彤看姬梵不说话,随后把身体扭到一边,眨巴了下眼睛,结结巴巴的开口

“你……你这是看什么呢?”

姬梵这才开口道

“不管怎么说,你皇兄都是为了你好,他说你那些不足,我虽然都不介意,但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了让你更优秀,但就像我刚刚说的,我虽然不介意,可你贵为一国公主,有的地方就算我不介意,你还是有成百上千双眼睛盯着你,别人若是看见了也会讲你闲话,对不对?”

“可是……”

听着姬梵的好言相劝,江管彤的态度也终于不似刚刚那般强硬。

满脸委屈的开口

“我知道我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可是我如今刚刚复明,他就算不满的话可以慢慢教我嘛,对我有什么不满意的,或者我的什么缺点,可以好好的跟我说呀,我又不是不会听,他每次都这样说些难听的话,这谁受得住嘛?”

姬梵看看此时此刻满脸委屈巴巴的江管彤,抬手轻轻拍了拍江管彤的肩膀之后,安抚的开口道

“我知道斯年兄平时对你恶语相向,也并不是为了嘲讽取笑你,可能方式有些不对,而你呢刚好又不喜欢他说这样的话,所以才导致你们俩这段时间经常闹出一些不愉快的矛盾。

可他毕竟是你的亲皇兄亲哥哥,是你这辈子最亲的人,正是因为他在乎你,所以才愿意跟你说这些。

你身上的伤也应该就快好透了,到时候你还得跟着他一路回北倾呢,南境距离北倾路途遥远,你若是不理他,以你这跳脱的性子,在回北倾的这一路上,连陪你说话的伴儿都没有,那你不得闷死呀。”

听着姬梵这么一说,江管彤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是呀,回北倾的路上都还没有和江斯年和好的话,那一路和江斯年相顾无言地坐马车,估计还没到北倾她就被给气死了。

在修远和江斯年吵架的话,好歹还有姬徴锦然和姬梵是站在她这一边的。

退一万步来说,在修远这边,就算是真的和江斯年闹到了那种反目成仇的地步,她一个人也不至于孤苦无依。

可如果到了回北倾的路上,就只有她和江斯年两个人,如果两个人又吵架冷战的话,那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细思极恐的江管彤,赶紧一把拉住姬梵的手,焦急万分的开口

“你说的对,姬梵,如果回北倾的时候,我还不和皇兄和好的话,估计真的会很难过的。可是……”

江管彤又收回了拉住姬梵的手,有些犹豫的开口

“可是……如果我现在去找她道歉的话,那不是刚好助长了他嚣张的气焰吗?说不定他以后欺负我更过分了。我才不去找他道歉,想起来他说我是败类我就憋屈。”

听着江管彤说完,姬梵也一下子被难住了,怎样才能让江管彤既不失了面子,又能名正言顺的和江斯年和好呢?

正两难之间,姬徴上前,一个响指,打破了姬梵的沉思。

姬梵江管彤二人抬头看去,只见姬徴眉眼含笑,走上前来朝着二人开口道

“这个问题,你们应该来问我。我虽然很少惹皇兄生气,但是我经常惹父皇生气,父皇每次生气也差不多都要和我断绝关系的那种,我觉得我哄父皇都哄出经验来了,所以让你们和好这件事情,我也觉得我应该是不在话下。”

江管彤眼睛一亮,朝着徴儿拍了拍手掌开口

“对呀,我怎么把徴儿给忘了,你快过来坐,给我说说怎么办,才能让我不失面子的和我皇兄和好。”

姬徴脚步轻扬的走到江管彤身侧,坐下,最后胸有成竹的开口

“首先呢,你要明白一点,那就是你皇兄也并非就是那铁石心肠之人,他说那些话想和你断绝关系啊什么之类的,也并不是真的为了要和你断绝关系,就像皇兄所说,他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所以呀,说不定他现在也在自责,自责今天对你说话重了些,也在犹豫到底该来该不该来找你道歉。”

“犹豫什么犹豫,想道歉就来呀,我又不是会嘲笑他,他一来找我道歉,我肯定就立刻原谅他了呀!”

江管彤嘟囔道。

“但是你刚刚都说了呀,你如果去找他道歉的话,他就会觉得你好欺负,说不定以后气焰更嚣张了。可你就没有想过,你对他的态度也是一样的呀,一样的强硬,他现在犹豫,也是怕他跟你道歉的之后,说不定你以后变本加厉的跟他还嘴吵架呀。”

“这……”江管彤还是有些恼火。

“他说那么伤人的话,他才不会这么想呢,他根本就不会想来给我道歉的。”

“相信我,管彤,你皇兄现在一定跟你一样自责,一样迫切的想跟你和好如初。”

江管彤眼珠左右转了转,手指也不安分的绞了绞之后,抬起头朝着姬徴开口

“那徴儿你说我要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你现在就算这样去找他和好他也一定会二话不说就原谅你了,但如果你想要面子上过得去,那就得再下点功夫。”

“怎么个下功夫?”

江管彤和姬梵同时开口。

姬徴“你俩附耳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