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胜虽然年纪大,但是跟两个孩子聊起来还觉得言之有物,很是有趣。
他们聊了一会,喝了些茶,又都各自回去了。
姜婴宁出来的时候,感觉身后有人盯着自己,转头疑惑看去,却谁也没看到。
她还怕自己是疑神疑鬼,摇摇头走了。
回到府里,让百灵去跟厨房说,准备一些好带走的吃食,她自己则是去了老夫人院子里说今天的事。
老夫人听完后,沉吟半响,神情凝重。
“要变天了。”她摸摸孙女的头,关切道:“这件事已经不是任何人左右的了的,你也不要多管了,要我看,姬钟离不会有事,过些天应该就能出来了。”
姜婴宁也这么认为。
皇上要是真想让他办事,也不可能一直关着他。
现在关着,也就是想借此打磨他的性子罢了。
毕竟一个太桀骜不驯的人,上面用着也不放心。
姜婴宁点头说知道了,又乖巧的靠在她身边,担忧道:“也不知道哥哥在南疆怎么样了。”
老夫人说:“你哥哥是男子,皮糙肉厚的,不用担心,倒是你……丫头啊,姬家那孩子也大了,不能一直住在咱们府里,你再喜欢跟他玩,也不能走的太近了。”
姜婴宁吓了一跳,紧张问道:“祖母,您要让离哥哥搬出去?您不要他了?”
老夫人看她对姬钟离似乎真的没有男女之情,也就没那么担心了,见她着急,无奈笑道:“不是祖母不要他,是他大了,总要有自己的家。”
她没说的是,一旦等姬钟离受到上面的赏识,那位也不允许他再跟定安候府走的太近。
一旦走的太近,跟皇后和太子那边就自然会有牵扯,皇上不会允许自己找出来的年轻人这么早就成了太子的助力。
姜婴宁低头,很失落的说:“离哥哥一直在咱们家住着,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也胜似亲人,便是一直住在一起,又有什么关系?总归是家人啊。”
老夫人叹道:“他毕竟姓姬,不姓姜,一直寄人篱下,让他被人数落,你让他颜面何存,又如何在外面立足呢?”
姜婴宁也明白这一点,她只是想着,要是能让首辅大人在他们侯府成亲,等之后再搬出去那就更好了。
要是早早的搬走,他们之间的关系会更疏远。
她这么想着,就问了:“不能等他成亲后再搬走吗?”
老夫人笑道:“你这孩子,自己小小年纪,倒是关心他们的婚事,好啦,你让他在别人家成亲,谁家姑娘愿意嫁?你要真为他着想,以后帮他好好找个宅院,多帮衬帮衬就是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姜婴宁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应下了。
老夫人说这件事也不用跟姬钟离提,想必过不了多久他自己就会提出来。
姜婴宁只盼着他忘了这件事,别提起才好。
她从寿安堂出来,回去换了身衣服,又问百灵饭食准备好了没。
百灵去厨房问了问,回来说准备好了,她就去厨房,盯着厨娘把东西都一份份的放在食盒里,又去了刑部。
之前人都是在城防营关着,后来为了审案方便,又都挪到了刑部大牢里。
这里也不是专门拘押犯人的地方,所以大牢设置的不算大。
姜婴宁报上名号,又让人给看守塞了些银子。
但是看守却很为难:“郡主,不是小的不通融,实在是上面有令,任何人不得探视。”
姜婴宁皱眉,这看守还如此守规矩?
她跟百灵使了个眼色,百灵又塞了块银子。
看守看着银子眼睛都直了,但还是坚决推了回来:“真的不能通融,郡主您别为难小的,小的就是把脑袋摘了,也不敢放您进去,上面追究下来,小的全家都没命了。”
上面的要求这么严苛?
姜婴宁想着若真如此,那也只能回去了。
她正想让看守帮忙把饭送进去就好,谁知道就见一对老夫妇搀扶着从里面出来,正叹着气抹眼泪。
姜婴宁见过那对老夫妇,府试的时候他们来送儿子科考,就在人群里,最后看着儿子进了贡院过了许久才走。
这一次被抓的闹事的学子中,就有他们的儿子。
“不能通融?通融了,就要全家没命?”她指着已经渐行渐远的老夫妇,瞪着看守。
看守很不好意思,只能尴尬的笑。
真是倒霉啊,刚好被拆穿了。
姜婴宁也看出来了,这看守不是故意为难她,就是里面有什么情况,不能让她进去。
她目光一冷,心中骇然:“你们是不是在里面对离哥哥用刑?说,是谁?”
她想着这看守要是不肯说,她就去找三叔,三叔就算要回避,但也总能问出点什么来。
谁知道那看守却是盯着百灵手里的银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姜婴宁让百灵把银子给他,他这才小声说:“那位被上面的人叫走了,还没回来,郡主,您可别跟人说是我说的,万一说出去,我这脑袋就真的保不住了。”
上面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