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杨龙镇(1 / 2)

一世天帝 柳絮纷飞 1136 字 2020-09-13

杨龙镇,虽然有一个镇字,但却如同一个大城市般。

比起一般的大城市也丝毫不逊色,如那浔阳城差不多,热闹气氛甚至还要多上一些。

话说杨龙镇的名字由来,可是有着一段佳话。

据传。

在那悠久的时代,距离如今至少也有数千上万年的岁月。

那时这里荒芜一片,八方大运河的河道还未完全开拓出来的时候,并不叫做此名。

有一普通的杨姓武者,来到此处观摩水势,习练武技。

却偶见河中蛟龙出水,吸食日月精华。

这蛟龙修为极高,已是隐隐化龙般的存在。

近前观看,让这武者进入了顿悟的状态,不仅修习出一道威能强横的武技,连自身也因此突破关隘。

但突然间。

雷鸣声大作,天地昏暗,乌云遍布,电光闪烁照耀于天地间。

无尽的威压弥漫天地间。

原来,这蛟龙不是在炼化日月精华,而是在渡劫化作真龙!

雷劫持续了整整数个时辰,日月无光,天昏地暗,整片天地只有雷光闪耀。

最终,雷光散尽,这条蛟龙成功渡劫,由蛟化龙,成就真龙之躯,化作应龙。

不过虽然渡劫成功,但只是勉强一线。

它坠落到地面上,甚至无力在返回水中。

它已是奄奄一息。

杨姓武者虽然畏惧于龙威,但念在其恩,还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上前去,查看这应龙的情况。

应龙已无力动弹,如风中火烛,摇曳不定,随时有可能熄灭。

杨姓武者境界相比之下虽低,但仍有不少疗伤丹药。

虽然对于应龙这等境界来说,实在有些不上台面。

但正所谓是聊胜于无,应龙已是濒临一线,靠着几枚低级的丹药所带来的一丝生命力,勉强的跨过了鬼门关。

最后的故事,如大家所想的那样,真龙靠着杨姓武者的几枚丹药,得到一线生机。

有如此大恩,应龙又见这杨姓武者修习的功法与武技,旁通真龙道,便对他多加指点。

俗话说,真龙不居浅水,猛虎不归稀林。

此条蛟龙已化作应龙,行云布水,腾云驾雾,应当走水入海,寻觅仙道。

区区八方大运河,已经不能够供这条应龙栖息。

但它仍旧驻留八方大运河,指点着杨姓武者修习。

这一驻留,便是五百年。

这杨姓武者跟随真龙修行五百年岁月。

两者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此后,应龙走水入海,龙归大海。

这时的杨姓武者已经功参造化,踪迹不知。

但在传闻中,其已经成就了大神通者,与后来天玄大陆中名满天下的杨龙尊者,极其相符。

这段故事,形成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后来据传,便是在那五百年间,杨姓武者在这里留下血脉,后来开枝散叶,演变成一个村落,靠河为生。

最初的渡口,便是源自于此,早于八方大运河的形成。

渐渐的,变成了如今的规模。

这便是杨龙镇的由来。

所以,即使这里对于附近几个郡来说,渡口的位置相对偏了一点,也远了一些,但还是将这里作为主要的河运码头。

因为,这里走出过一尊大神通者,那等强者,令人高山仰止,万修敬仰,乃是武者所追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