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一生的回忆,错位的志愿者(1 / 2)

面对着母亲,林舒浅如何也说不出原谅封修的话,过程即使重要,可它带来的伤害又要如何消除呢?林母看着林舒浅低头不语的样子,知道一时也无法轻易解开这个死结,她刚刚醒来,身体还十分的虚弱。林舒浅将病床缓缓的摇下来,想让林母休息。

林母抓着林舒浅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她想让女儿多陪陪自己,触碰着林舒浅,她才感觉到心安。

轻轻的,林舒浅坐在病床边,跟林母缓缓的讲述着这许久的旅行经历,她觉得她能鼓起勇气回到妈妈的身边,都是因为有之前的种种经历。林母满眼笑意的看着林舒浅,听她缓缓的开始了自己的讲述。

林舒浅又想起来,她经历了很多地方,走过来很多路,遇见过很多人,终于踏上了她的非洲特别之旅。她的讲述缓慢而细致,她想让林母能够感受的到她的经历,林母细细的听着,一丝一毫也不愿错过。

非洲,这个同中国一样孕育了四大明古国之一的国家的大洲,让她对这里产生了浓烈的好奇,同时她也想去非洲当志愿者,想帮助当地无助的小孩。似乎这样才能弥补自己内心对弟弟的愧疚。

林舒浅选择非洲还有一个原因,她的存款不是很多,所以不能去消费太高的国家。

在订机票前,林舒浅已经联系了非洲一所孤儿院的院长。院长表示当日会派人来接她。

她望着人山人海的出口,语言不通使她有些着急。他们举着的牌子有好一些林舒浅都看不懂。接她的人到底在哪儿呢?

orphanage,orphanage,林舒浅不断在心里默念这个单词,找了半天,也没看见orphanage和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哪块牌子上。

林舒浅出了点汗,可能是怀孕的缘故,在人多的地方她有点晕乎乎的。她试图喝点水来缓解头重脚轻,就在她昂头时,她的余光看到了orphanage以及waitingforli的字样。

她有些兴奋,对于外国人的拼音错误,林舒浅也没有多想,欢快的朝举着牌子的小姑娘走去。

小姑娘年龄不大,看起来只有十五,十六岁的样子。她扎着两个麻花辫,黑白分明的眸子和一口整齐的白牙,让她看上去特别可爱。

只是她的衣物明显小了一码,看上去特别的不合身,还露出了大节的脚腕和手腕。她灰色的外套上也遍布了大大小小的彩色补丁,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林舒浅心下一阵怜惜,看来这个孤儿院的条件不是很好啊。她一鼓作气的走过去,互相自我介绍一番后,林舒浅知道了女孩儿名叫nawra。

nawra在阿拉伯语里的意思是盛开的花朵。她说这个名字是院长夫人给她起的,她很喜欢名字的寓意。

林舒浅看着她如绽放的小稚菊般的笑容,顿时觉得院长夫人一定是个温柔可爱的人。

nawra带着林舒浅出了机场,指着街边一辆破旧的小电驴,有些不好意思地表示这已经是孤儿院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交通工具了。

林舒浅毫不介意的对她笑笑,告诉她自己并不介意,让她带自己去孤儿院。

此时林舒浅没看到,她的身后有一个看起来也是亚洲人的年轻男子正朝她这个方向飞快的赶来。但是,林舒浅和nawra已经坐上了车。

她们二人沿着荒凉的公路一直走到底,终于在一栋建筑面前停了下来。面前的是一座废旧的大教堂,从它破旧的轮廓依稀可以看出它曾经的辉煌与壮观。

有一对黑人夫妇仿佛已经在门口恭候多时。

nawra告诉林舒浅,那个就是他的院长和院长夫人。

林舒浅下车,面对着黑人夫妇再一次做了自我介绍。接着,他们就带着林舒浅参观起这座孤儿院来。

这座孤儿院是这对黑人夫妇创办的孤儿院学校,大概有五十名学生。他们授予孩子们知识,但是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常常会在互联网上找一些像林舒浅这样的志愿者来帮助他们教学。

虽是个大教堂,但是这儿的条件十分简陋,看着那些孩子的衣着,都是破破烂烂的,情况好一点的孩子就像nawra那样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卧室几张简陋的床上,既没有枕头,也没有褥子。

午餐时间,nawra带着林舒浅来到大厅,跟孩子们一同坐下。食堂妈妈给每个人都发了一盘菜,nawra告诉她,这盘菜叫做“伍咖喱和青菜”。

盘子里红绿搭配合理,再加上咖喱独有的香味,林舒浅很期待它的味道。可是,她等了半天,也不见食堂妈妈继续发餐具。

林舒浅抬起头看看大伙儿,这才发现他们都是直接用手抓着吃。她有些惊异,愣在了那儿。

这时nawra发现林舒浅还没开动,便问她是不是不合胃口。

在了解了缘由之后她哈哈大笑的看着林舒浅告诉她,几乎每个从亚洲来的志愿者都无法理解这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