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如今提起,柳三娘与当年流落在外的姜鸿有旧,加上吴皇后早前为了拉拢杨铉,知道了柳三娘的一些事。
也就三四息的时间,迅速将柳三娘—姜鸿—雷海清,这条线想明白了。
柳青萍不敢含糊,也知道以吴皇后的手腕,隐瞒没有任何意义。
“是,我母亲为了糊口,曾经在雷供奉的戏班子待过一阵。不过我母亲没过多久就进了外教坊,还因为这事得罪了雷供奉。”
“哦?得罪么?”
吴皇后不置可否,她倒是觉得更像是柳青萍怕牵连雷海清,这才有的这番说辞。
“不说这些旁的了,你可记得火灾当晚,你在待制院做什么?”
她知道吴皇后这话不是怀疑她,毕竟谁也没蠢到在自己的院子放把火,自己丝毫不受波及的。况且在她跟吴皇后是一条船上的人,没有任何理由这样做。
柳青萍皱着眉头,努力回忆起那天的事情。那天虽然是封后大典,但吴皇后特地恩准她前去大理寺的监牢,“送”李蛮儿最后一程。
她白天的时间基本上耗在大理寺和回宫的路上。在宫门落钥之前,她才回到待制院。由于自己是第一天走马上任,吴皇后暂时命她御前待命,负责整理奏章文书。
火灾发生前,她正在桌案前,整理尚书省提交的奏章。然后就被姜鸿叫了出去,自己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姜鸿那天深夜叫她前去,也没有说什么特别的话,若是想感谢自己救他一命,大可白天再叫她过去,不用这样三更半夜的。
难道?
难道姜鸿是故意的?他知道了什么?还是只是一个巧合,姜鸿想说的事情,恰好被大火打断了。
是前朝势力?
也有可能是旧党贼心不死,想借着这场大火做文章,看看这朝野上下一片议论纷纷,这难道不是正中他们下怀吗?
除了旧党,也可能是太湖叛军有眼线在宫中。
甚至……柳青萍想到了境外突厥吐蕃势力。
“若是细细想来,都有嫌疑。”柳青萍实话实说,除了死在那天夜里的人,各股势力都有嫌疑。
想浑水摸鱼的突厥人,突然背叛盟约的前朝势力,势同水火的旧党残余,甚至是心怀鬼胎的新党盟友,似乎只有柳青萍没有嫌疑。
吴皇后何尝不知道想要找出真凶难于登天,敌暗我明的滋味并不好受。
“本宫知道查处幕后黑手难于登天,但我知你敏锐,所以特有此一问。若是你能查处此事原委,你想再向上走一步,也未尝不可。”
再往上走一步?柳青萍心里犯了嘀咕,后宫的女官制度不如前朝完善。做后宫女官顶到天就是尚宫,是正五品的官职,再往上封无可封。
除非……
柳青萍心中一跳,除非是转到前朝为官,或是……晋为宫妃。
吴皇后看她脸色,怎会不知道她心中所想:“你莫要担心,杨将军对你一片拳拳心意,本宫是知道的,断不会做那棒打鸳鸯的恶人。”
一番话,是安抚也是告慰,提醒着柳青萍,吴皇后始终想拿捏他们两个人。她如今主持国政,保不齐哪天气不顺,直接发一道圣旨,不说把杨铉怎么着,赐一门婚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或者直接给她一个宫妃称号,都是拆散他们的计策。
“皇后娘娘哪里话,小儿女间一时的情分,哪里比得上国事重要。若是没有太宗,咱们这些人活在前朝,早就被吃得渣子都不剩了。哪里还能站在这喘气,当然肝脑涂地报效朝廷,不敢居功更不敢领赏。”
一听到柳青萍说‘肝脑涂地’,吴皇后就想起了太子叛乱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