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李昭(2 / 2)

长安浮沉录 铜豌豆 1015 字 2020-10-13

柳青萍双手插进袖笼里,摸到了那块布条,布条上写得是‘青瑶’两个字。

她想起了小年夜那晚,他们几个人一起围炉高歌,那是久违的家的感觉。

蕊姑姑冒着风险,在临走之前,选择将秘密告诉她。只是没想到事与愿违,前朝势力内部似乎出现了分歧。

一部分人是以营救蕊姑姑和姜鸿为目的,而另一部分则是狼子野心,想要置圣人于死地。

圣人本就病弱,也许是被太子的谋反打击的心灰意冷,虽不放心宦官和权臣,却依旧把国事全权交给吴昭仪打理。

换句话说,现在只有一个人可以救姜鸿,那就是吴昭仪,因为姜鸿前朝公主之子的身份,只有吴昭仪一党少数几个人知道。

只要吴昭仪既往不咎,姜鸿就能活命。

昭儿虽然顽皮,却显然是个董事的孩子。他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知道父亲现在很是为难。

“昭儿听话的,父亲不要伤心,昭儿以后一定好好上音律课,不惹先生生气了。”

李昭嘴上保证着,可颤颤巍巍地声音出卖了他。他还太小,不懂生死离别的意义,只是隐隐觉得熟悉的姜叔叔不会再回来了,父亲似乎也没什么办法。

“昭儿乖。”李贤抚了抚他的头,语气里难掩疲惫。

柳青萍似乎也受到李贤的情绪感染,心里闷闷的。

是就此放下不管,远走高飞,还是救下朋友,她心里隐隐有了答案。

“姨姨!昭儿学会了新的曲目,我吹给你听好不好?”李昭进来的时候手里握着一截竹笛,后来又别在腰间。

许是见李贤心间郁结,想要宽慰父亲,李昭献宝似地抽出腰间的竹笛。

柳青萍掐了掐李昭水嫩的小脸蛋:“好呀,你父亲肯定也想听听,看你的功课进益了没有。”

李昭看了一眼李贤,见他默许,忽而腼腆地抿了抿嘴,将竹笛在身上擦了擦。

长安城一连下了三日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似乎要吞没人间。

这日刚刚放晴,也许是知道今日是人间一年一度的除夕夜,天公也作美。日头当空高悬,连日来的积雪上反射出闪闪银光。

‘良艮园’的麟德殿里,一个玉娃娃一样的稚童,手里拿着翠绿竹笛,是这寒冬腊月里唯一的碧色。

因为乐手气息不稳,技艺也不甚娴熟,曲调断断续续,时而一顿一顿的。难得的是,曲子虽然吹得稚气,音调却极准确,能听得出来,这个认真吹奏的孩子,背地里下了不少功夫。

在李昭吹响第一段曲谱的时候,柳青萍就听出来李昭吹得是哪首曲子。

清丽婉转,缠绵悱恻。

本不是他这个年纪该吹奏的曲目,这是柳三娘作的曲子。

在掖庭小年夜那晚,是雷海清拿了琵琶,弹给她听的。说是柳三娘进入教坊之前,在雷海清曲乐班子时创作的。

这首曲子柳青萍以前从没听过。

无论是离开曲乐班子,在教坊声名大噪的日子里,还是在平康坊陋巷,望眼欲穿夜夜不成眠的日子里,柳三娘再没演奏过这首曲子。

看来是姜鸿将这首曲子教给了小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