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击鼓鸣冤(2 / 2)

长安浮沉录 铜豌豆 1042 字 2020-09-11

说话的是个眯眯眼,他早先就在皇城门口同别人议论过自己。此刻双手插在官袍里,嘴角向下,用鼻孔看人。

“你这人怎的这般粗鲁,莫不是十几年官场蹉跎,还只能做个不入流的书令史,嫉妒柳典仪官职比你高啊?”

柳青萍看向帮她说话的人,这个人她有印象,早前在乘云馆,郑妙儿用御供寒瓜来陷害她,就是这个人帮她说话。

柳青萍朝他投了一个感激的眼神,又开口说道:

“我说为长安百姓鸣冤,诸位可能觉得青萍口若悬河,那我就细细道来。我此番为长安城百姓鸣三冤:

第一冤,父母之冤。圣人在盂兰盆节盛会上,险遭歹人毒手。天下万民皆是圣人的子民,圣人之于百姓,正如子女之如父母。刺杀圣人的歹徒仍逍遥法外,百姓岂有不冤枉之理?

第二冤,庙宇之冤。圣人遭遇刺杀,乃是西突厥残部联合吐蕃所为,歹人蛰伏长安数月,杀人害命。往大处说,歹人有亡我国祚庙堂之心,往小处说,砖瓦之下,身家性命任人鱼肉。如此,家与国皆遭受威胁,岂有不冤之理?

第三冤,钱帛之冤。歹人背后有家族势力支持,这样的家族搜刮民脂民膏为己用,非但不精忠报国肝脑涂地,反而与敌对势力勾结,意图谋反狼子野心!长安百姓岂有不冤之理?”

柳青萍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一时间没人说话。

风停了,雪还在下。她的话音不曾落下,每一个音节都飘荡在皇城的空中,回响在每个人的耳朵里。

鸿胪寺衙署门口挤满了人,可此时却没人说话,他们一个个呆若木鸡。

隐约听到有人张着嘴呼哧呼哧地喘气,明明已经入冬,却还是有人出了一头汗,扯着袖袍抹了一把。

然后,像是冷水浇在热碳上,议论声不约而同地冒出来。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啧啧啧,多少年没这样的好戏看,朝里怕是要热闹好一阵了。”

“这个柳青萍不要命啦?圣人和太子遇刺的事,好不容易压了下来,现在提这个,这是要把天捅破个窟窿啊!”

不过,议论最多的就是,柳青萍口中为歹人撑腰的家族是哪个。

场中有政治嗅觉灵敏的老狐狸,隐隐嗅到腥风血雨的味道,觉得不能任柳青萍这般胡闹:“你一个鸿胪寺的小小典仪,也知道什么别人的家族密辛?我看你就是妖言惑众!来人呐!把这个妖女拿下!”

“慢着!”

场中立时有人制止:“我说萧御史,人家柳典仪也没指名道姓的说你萧家,你这么急着拿人,莫不是心中有鬼?”

“吴文正,你可不要血口喷人!”萧御史指着姓吴的,怒目圆睁。

柳青萍站在台阶上,静静的看着这两个人的争执。

一个姓萧,一个姓吴。

后妃之争,新旧两党相互倾轧程度之深可想一般。

不过柳青萍并不在乎哪边是既得利益者,她也有自己的目的。

柳青萍清了清嗓子:“两位请不要为我争执,青萍今日敢站在这,就是说明手里有证据,断不会信口雌黄。”

萧御史将信将疑望了她一眼:“空口无凭,拿出真章才是,不然可就要吃牢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