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路上,她又追问不少晏非在学堂的事情。
晏非都认真回答了,却报喜不报忧。
回到家,天色已黑透,家里饭香四溢,满桌子的菜,看得的人更饿了。
宋氏招呼他们坐下,神采飞扬地分别夹给二人一大块卤蹄膀,“你们两个这下可真是给咱家长脸了,今儿这一桌子菜就是给你俩准备的,快尝尝好吃不?我亲手卤的。”
鱼安安和晏非在爹娘盛情的眼神下,很给面子的吃完碗里的蹄膀。
鱼安安笑着,从容地喝汤解腻。
说实话味道不错,但对于极少吃油腻的他们来说,的确有些不好承受。
晏非也忍得极辛苦,最后只好埋着头努力啃馒头,他们家很少吃白面馒头。这口感比窝头细软,吃到嘴里竟还有些许泛甜。
鱼安安喝完汤一抬眼,碗里又多出一块肥腻的肉,叫她眼睛都微微睁大些许。
余光瞥见宋氏的下一步动作,慌忙抬手挡住晏非的碗,“娘,相公还在养胃,不能吃太多油腻的东西。”
“瞧我,一高兴把这个都给忘了,我和你爹吃。”宋氏转手把肉放到晏大诚碗里,看着鱼安安的眼神变得更为柔软。
知道疼丈夫的媳妇才是好媳妇。
“从明天起,我也要去露华楼做工,做满一个月。何管事答应会付给我一个月的工钱,倘若我设计的首饰能够被选中送去郑府,还另有赏银。”鱼安安放下筷子说自己的情况。
晏大诚点点头,“好好干,这是难得的机遇。”
“怎么就只干一个月?咱们县里谁家没有听说过何家,那可是鼎鼎大名的百年老店,你要是能留在那里做匠师,这辈子就光剩享福喽。”宋氏不太满意这个结果。
“我资历尚浅,能够有幸参与露华楼的单子,已是侥幸。大不了往后我多努力努力,争取长久的留下来。不过就算留不下来,我也有这门手艺,定能保证衣食无忧。”
鱼安安不欲和宋氏细说,而她主动提起这件事情也是想,趁着这个机会。
“娘,还有一事,何管事说既要入他们露华楼做事,就算只做一个月,也要登记入册,需得拿户籍过去证明我的良籍身份。”
宋氏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拢,总觉得把户籍给了她,心里就不怎么踏实。
索性她这里还有鱼安安的卖身契,是她父母亲自按过手印的,拿上公堂就是证据,倒也不怕人真的跑掉。
“行,明早拿给你。”
次日,鱼安安和晏非分别到露华楼和桃李堂准时报到,崭新的一天又要忙碌起来。
鱼安安怀里揣着户籍,先签下一份一个月的雇佣短契,又随何管事离开露华楼,来到后面那条街上的何家金银作坊,熟悉那里的环境和人事。
而从头至尾,她都没有拿出过户籍。
她与何管事从一开始就是诚信之交,直到此刻她用的还是“安安”这个名字,何管事不深究也不过问,诚心与她合作。
但她隐隐约约能感觉到,何管事这样做,其实还是抱着想要招揽她的意思。
若非她已有自己未来的规划,那么能够留在露华楼于她而言,当真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