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活鱼难求(2 / 2)

一来陈成栋懂些简单的汽车修理,万一路上车子出点儿状况,陈成栋能帮忙解决,不会耽误正事儿。二来陈成栋这人挺有主见,穿衣服有气质,比陆厂长有‘派头’,谈判也能压得住场。

更让他们中意的是陈成栋样貌就带股正气,即使第一次见面的人也容易对他心生好感。

之前县灯具厂做的事儿挺不厚道,哪怕如今手里捏着好的产品,众人心里仍有些发虚。有陈成栋跟着,就冲他那气质长相,也让对方给点儿印象分,不至于一口回绝,之后才好谈合作。

陈曦对陆厂长他们心里那些小算计,早就猜的八九不离十。不过这对她老爸非但没有坏处,还是难得的锻炼机会。

再说陈曦看的出来,陆厂长他们在变相提拔自家老爸,所以也很支持陈成栋通行。

杨芳华和杨老爷子更不可能反对,自打住到县里,陈成栋本身的变化她们有目共睹。做事少了份冲动多了些沉稳不说,在陈曦的影响下,也学到了不少管理方面的经验。加之他是高中学历,脑子也灵活;翻看了不少陈曦买回来的书籍,知识层面又有一定积累,人都跟着带了两分‘儒雅气度’。

灯具厂的人出发后,陈曦也等来了穆朝阳那边的消息,让她今天收拾一下穿用的衣物,明天坐顺风车去沈城,两人在那边汇合,然后一起出发去京城看房子。

房子的事情陈曦没打算瞒着家里人,却也没打算在一干手续没办完,房产到手前细说。

因此陈家人只知道陈曦做了贡献,上面可能会奖励京城那边的一套房产给她,更具体的情况都要等到了那边才知道。

当天晚上,杨芳华特意烧了几道拿手好菜庆祝。一家人围着餐桌,高高兴兴的吃喝。

桃花湾就在西桃河边儿上,只要开河了就常常能吃到鱼虾。杨芳华的‘煎鱼’挺拿手,以前在村里住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弄上几次。

虽说这种‘煎鱼’和实际意义上油煎的鱼不同,就是依靠铁锅的热度,把鱼烤干巴,让鱼肉变的酥脆,可家里人都爱吃。

中午的时候,陈晨和陈晓还特意点了这道小‘煎鱼’,杨芳华也答应了,晚饭端上桌的菜却偏偏没有这道小‘煎鱼’。

陈晨略有点儿失望,可他不是那种被宠坏的孩子,一旦吃不着自己惦记的东西就又哭又闹。小家伙只是歪着头问杨芳华:“妈妈,不是说晚上给我们做‘小煎鱼’吗?”

陈曦也有点好奇,一般情况下她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情,基本上都会做到。何况这会儿正是水产最便宜的时候,那种小鱼一块钱都能买一大堆。

别说以陈家现在的条件,绝对不可能吃不起,就是以前条件最不好的时候,这会儿也能吃上两顿‘小煎鱼’。

听儿子提起‘小煎鱼’,杨芳华无奈解释:“别提了,之前厂里女工说最近一段时间鱼肉贵了许多不少,还很难买到。当时我还不太相信,谁知今天提早去买菜,马路边儿竟然连一份儿卖小鱼的都没有。你们说稀奇不稀奇。

我从厂里出来,就沿着卖菜的那条街溜达,从街这头都一直溜达到另一边了。卖虾的到是不缺,卖鱼的统共就三份儿。卖的比猪肉都贵不说,还一条活的都没有。”

陈晓哥仨听的稀奇,陈旭忍不住嘀咕道:“往年这时候,鱼肉比猪肉便宜不少。之前咱家困难那时候,老爸还想着卖鱼来着,后来看还不如出大力来的划算。这今年怎么了,鱼肉咋还能这么贵!”

陈老爷子眉头紧皱,轻叹口气:“不是啥好事儿。”

陈曦也跟着叹气,原因她已经猜到了。光桃花湾那边就折腾出了过百亩的鱼塘,其余临河的村子恐怕之多不少。

如今的鱼塘都是各家承包,和以前归村里的时候自然有很大不同。归村里的时候鱼塘捕鱼都只捞大的,偶尔才会有组织的往里放些半大鱼养着,多数时候都属于放养没什么人管。

眼下鱼塘被清空了承包给私人,自然要往里面投放大量的鱼苗。

这会儿可没有专门提供鱼苗的养殖户,所以他们只能靠人工从邻近的河里捞鱼。市场上鱼肉难求,估计就是这些承包鱼塘、挖临河地养鱼的人给买去了。

谁都不是笨蛋,大鱼能甩子产卵,多扔一条进塘子里,明年就是一堆的小鱼。虽说已经过了鲤鱼、草鱼等产卵的高峰期;但是还有黑鱼等要求高水温的鱼。

何况眼光得放长远些,现在大鱼看着贵,明年出鱼的时候那就是多几十斤的鱼崽子,还能赚不回来。

众人就是抱着这种想法,所以拢山县一带才会‘活鱼难求’。

陈曦和陈老爷子却知道,这绝对不是什么好现象。死鱼的价位都堪比猪肉,那活鱼的价位想必会更高。捞鱼的人又不傻,怎么可能有钱不赚,把鱼低价贱卖给承包鱼塘的人。

投放‘鱼苗’的成本高了,等到以后出鱼的时候他们能赚回来吗?以陈曦和陈老爷子的阅历,都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